中文
English
高级搜索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在线
最新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发表
编辑推荐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审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在线
最新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发表
编辑推荐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审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第7卷 第2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含水层中考虑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溶质运移方程
吴吉春
,
薛禹群
,
谢春红
,
张志辉
1996, 7(2): 93-9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导出了能反映含水层中水—岩间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溶质运移方程,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海水入侵数学模型.模型以交换阳离子Na
+
和Ca
2+
作为模拟因子,考虑了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Na
+
—Ca
2+
交换,模型用于模拟山东省龙口市黄河营地区的海水入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导出的溶质运移方程是正确的,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
含水层热量运移中自然热对流作用的数值模拟
张志辉
,
薛禹群
,
谢春红
,
吴吉春
1996, 7(2): 99-104.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较严密地推导了能够描述含水层热量运移中自然热对流作用的水流方程和热量运移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维非线性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提出综合采用Douglas Brian ADI差分法、特征线法返回技术及改进Picard迭代法求解,并给出了计算步骤.模型及数值方法用于模拟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中的一个群井储能试验.试验中的自然热对流作用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反映出模型合理可靠,方法有效,结果令人满意.
论流量过程线划分的环境同位素方法
顾慰祖
1996, 7(2): 105-111.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自1987年起,在实验流域和代表流域对现行流量过程线划分两种径流成分的环境同位素法的基本假定进行了实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沉域水文系统同位素条件的复杂性,8项基本假定大多是不正确观念,应用该模型所得结果误差较大.研究认为对天然流域流量过程线使用环境同位素方法划分两种或两种以上径流组分时,必须具有4项必要条件,才能取得合理结果.
用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法模拟地下水非稳定井流方程
王文科
1996, 7(2): 112-118.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算法,它能够避免在求解水头剧烈变化时用一般有限分析法计算精度较差的缺陷.算法的稳定性好.
模糊水文统计分析研究
黄伟军
,
丁晶
1996, 7(2): 119-12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水文统计分析的观测数据和调查数据往往不够精确,为此,提出在模糊样本条件下进行水文统计分析的方法体系,用模糊数进行模拟,并以范例作了简要说明.
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
谈佩文
,
王船海
,
顾大辛
,
李光炽
,
周奕梅
1996, 7(2): 124-12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淮河流域的特点,建立了以水动力学方法为主的河道一维、行洪区二维及对无实测资料地区采用水文学方法为辅的流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河道一维、行洪区二维耦合的求解方法.对占相当大比重的无资料地区径流流入干流作了技术处理,这对模型的成功建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9次洪水的验算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强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为淮河流域的防洪规划提供了工具.模型的主要思路同样适用于其它流域.
潘庄灌区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模型研究
沈菊琴
,
许卓明
,
李寿声
,
张光虔
,
陈海涛
1996, 7(2): 130-13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潘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特点,应用优化方法,对灌区的水资源管理从宏观上进行决策模型的研究,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令人满意.
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动力学模式研究
黄岁樑
1996, 7(2): 138-14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天然水体中泥沙组成具有非恒定性和非均匀性,而不同粒径泥沙的吸附能力差异很大.因此.讨论天然水体中泥沙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必须研究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即非均匀沙)的吸附模式.通过系统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的吸附动力学模式.它表明,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体系各粒径之间不存在竞争和干扰,共存体系单位重量泥沙的吸附量等于各粒径泥沙单独存在,在相同条件下单位重量泥沙的吸附量乘以其在共存体系中所占份额的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天然河流水体泥沙吸附量的计算问题.
分汊河口的形成机理
孙志林
,
金元欢
1996, 7(2): 144-150.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从输沙的力学角度探讨分汊河口的形成机理.认为分汊河口系许多因子共同作用所造成,而推移质的造床作用是在河口特定的边界、水流及泥沙输移恰当配合下形成河口沙洲,从而导致河口分汊的主导因子;河流注入海洋时边界突变引起的水流扩散减速则是推移质集中堆积而塑造河口沙洲的外部必要条件;河口悬移质中粘细物质含量丰富并在盐淡水混合环境中絮凝沉降为沙洲堆积增高和稳定提供了可靠保证,故也是分汊河口形成的重要原因.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性河道的影响分析
李国庆
,
孙东坡
1996, 7(2): 151-157.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依据冲积河流的自动调整原理,研究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用对黄河内蒙河段的影响,分析了近期河性改变的原因以及河床调整的自由度与河流体系能量分配、耗散间的制约关系,并从协调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对冲积河流上游大型水库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中国古代治水的科学思想
张家诚
1996, 7(2): 158-162.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根据农业发源于山区的考古结论,指出中国古代存在一个近两千年的治水过程,也是农业由山区转移到平原的过程,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治水也是有别于其它文明古国的特殊气候与地理条件下的重大事件.进而论证治水在中国古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并指出现代人水关系的基本原理可在古代治水中找到借鉴.
用裂变径迹法研究云贵高原洱海和南明河中铀含量
张峰
1996, 7(2): 163-166.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确定云贵高原洱海和南明河中铀的含量及污染程度,从洱海和南明河中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段采集两类水样,在核反应堆中经热中子辐照,使铀裂变碎片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径迹,并用NaOH蚀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径迹数,结果表明:南明河水中铀含量远大于洱海.通过南明河与国内外其它河流的对比,讨论了铀污染的情况.
甘肃中部集水观测试验研究
柯晓新
,
杨兴国
,
张旭东
,
彭素琴
1996, 7(2): 167-173.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根据甘肃省中部的3年集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径流系数与集水面材料、坡度、雨强的关系,并结合甘肃河东地区19个气象站的自记降水资料,估算了平均径流系数及其均方差等,为集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国外河口表面锋机制研究概述
赵建华
,
陈吉余
1996, 7(2): 174-179.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回顾了国外河口锋面研究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河口羽状锋、河口潮汐混合锋和河口切变锋的动力机制.河口羽状锋的机制研究以Garvine等人的观点最为特出.河口潮汐混合锋是由河口垂向环流中水体密度梯度所引起.河口切变锋是由滩槽流速切变引起的.
区域蒸发研究综述
莫兴国
1996, 7(2): 180-185.
摘要
PDF
施引文献
(
)
摘要:
概述了区域蒸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目前估计区域蒸发的4个方面,即①单点蒸发测定的精确化;②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参数;③CBL模型模拟地-气水汽交换通量;④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型与区域大气模型结合,模拟区域水分和热量平衡.这些方法从影响区域蒸发的不同方面探讨估算方法,但由于区域尺度下垫面特征的空间变异性,蒸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区域蒸发过程仍有待深入认识.本文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和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信息公告
更多>
《水科学进展》2019—2020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编辑部2021年春节放假通知
请作者不要轻信要求汇款信息
2013年7月起不再受理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请作者慎用通信作者
期刊检索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第1期
元数据检索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热点文章
更多 >
1
1956—2018年中国江河径流演变及其变化特征
2
中国主要江河径流变化成因定量分析
3
中国城市洪涝致灾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4
黄河泥沙百年演变特征与近期波动变化成因解析
5
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6
Copula函数在水文水资源中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下载专区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水利学会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RSS
Email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