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苗, 龚家国, 赵勇, 赵翠平.
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709-71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11
|
[2] |
蒋昌波, 刘洋, 邓斌, 刘易庄, 陈家源.
出渗对均匀大粒径泥沙附近水动力特性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67-7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08
|
[3] |
许琳娟, 曹文洪, 刘春晶.
非均匀沙运动特性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41-84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6
|
[4] |
陈志和, 方红卫, 陈明洪.
泥沙颗粒表面铜离子吸附分布的模拟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69-73.
|
[5] |
徐建新, 郝志斌, 蒋晓辉, 高峰, 商崇菊.
区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19-524.
|
[6] |
吴福生, 王文野, 姜树海.
含植物河道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456-461.
|
[7] |
李文萍, 曹叔尤, 刘兴年.
泥沙颗粒形状对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342-345.
|
[8] |
王刚, 李海, 季顺迎, 岳前进, 吕和祥.
基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的海冰热力-动力数值模式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523-530.
|
[9] |
尹艳华, 徐文国.
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164-168.
|
[10] |
陈前海, 方红卫, 王光谦.
三门峡库区一维非恒定非均匀泥沙输移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160-164.
|
[11] |
武道吉, 张永吉, 李圭白, 谭风训.
湍流混合动力学机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06-709.
|
[12] |
季顺迎, 岳前进, 姚征.
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99-604.
|
[13] |
李然, 李嘉, 李克锋, 傅晓英.
水动力学条件对复氧过程的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42-546.
|
[14] |
张光辉.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2): 159-165.
|
[15] |
张光辉.
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3): 395-402.
|
[16] |
谭维炎.
浅水动力学的回顾和当代前沿问题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3): 296-303.
|
[17] |
吴浩云.
杭嘉湖地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65-268.
|
[18] |
黄岁樑, 万兆惠, 王兰香.
泥沙吸附重金属污染物室内静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4, 5(4): 271-279.
|
[19] |
谭维炎, 胡四一.
计算浅水动力学的新方向
. 水科学进展,
1992, 3(4): 310-318.
|
[20] |
曹叔尤, 方铎.
河流动力学进展
. 水科学进展,
1992, 3(4): 319-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