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瑶, 杨胜发, 付旭辉.
弯曲溢洪道挑流消能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413-42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11
|
[2] |
谢亚光, 余明辉, 胡鹏, 刘玉娇, 陈小齐.
弯道凹岸不同部位崩塌体对近岸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727-73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13
|
[3] |
周刚, 姚仕明, 秦翠翠, 贾鹏.
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二次流修正效果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266-27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12
|
[4] |
陈启刚, 钟强, 李丹勋, 王兴奎.
明渠弯道水流平均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369-375.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8.013
|
[5] |
胡旭跃, 张青松, 马利军.
过渡段对连续弯道水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51-858.
|
[6] |
陆俊卿, 张小峰, 崔占峰.
各向异性密度流模型及其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95-100.
|
[7] |
孙一, 赵小娥, 王协康.
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00-605.
|
[8] |
鲁俊, 王玲玲.
几种紊流模型在底坎紊流分离流计算中的对比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255-260.
|
[9] |
蒋成义, 吴春笃, 黄卫东, 勾全增.
辐流式二沉池中异重流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46-852.
|
[10] |
胡艳芬, 余明辉, 吴卫民.
变态对河工模型中弯道水流相似性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63-67.
|
[11] |
赖锡军, 汪德爟, 姜加虎, 黄群.
斜坡上异重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42-347.
|
[12] |
茅泽育, 罗昇, 赵升伟, 相鹏, 岳光溪.
冰盖下水流垂线流速分布规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2): 209-215.
|
[13] |
杨中华, 槐文信.
采用RNG紊流模型计算静止环境中圆形负浮力射流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60-764.
|
[14] |
戴会超, 王玲玲.
淹没水跃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184-188.
|
[15] |
袁新明, 唐锦春, 毛根海, 吴寿荣.
双时间尺度紊流模型的非线性修正与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1): 78-82.
|
[16] |
胡振红, 沈永明, 郑永红, 邱大洪.
温度和盐度分层流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439-444.
|
[17] |
陆永军, 袁美琦.
潮汐河口二维动床紊流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8, 9(2): 151-158.
|
[18] |
王佳鹤, 金忠青.
流体力学参数控制反问题的控制论求解方法
. 水科学进展,
1997, 8(3): 247-252.
|
[19] |
褚君达.
宾汉流体的触变性及球体绕流阻力
. 水科学进展,
1995, 6(1): 36-44.
|
[20] |
陆力.
固液两相流体中的空泡振荡计算
. 水科学进展,
1991, 2(3): 162-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