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章君, 郭生练, 许新发, 许世超, 成静清.
Copula函数在水文水资源中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1): 148-15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1.015
|
[2] |
陈炼钢, 陈黎明, 徐祎凡, 栾震宇, 金秋, 施勇, 胡腾飞.
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77-38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7
|
[3] |
王俊, 郭生练.
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4): 473-48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4.001
|
[4] |
王志寰, 朱立俊, 王建中, 范红霞, 陈槐, 刘贝贝.
长江倒灌鄱阳湖原因及发生条件的量化指标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203-21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6
|
[5] |
张冬冬, 戴明龙, 徐高洪, 邓鹏鑫.
三峡水库蓄水期洞庭湖出湖水量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13-62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1
|
[6] |
范少英, 邓金运, 王小鹏, 张冉.
三峡水库运用对鄱阳湖调蓄能力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4): 537-54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4.009
|
[7] |
巴欢欢, 郭生练, 钟逸轩, 刘章君, 吴旭树, 何绍坤.
考虑降水预报的三峡入库洪水集合概率预报方法比较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2): 186-19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04
|
[8] |
涂新军, 杜奕良, 陈晓宏, 柴苑苑, 卿颖.
滨海城市雨潮遭遇联合分布模拟与设计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49-5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06
|
[9] |
罗蔚, 张翔, 邓志民, 陈龙, Christopher J Gippel.
1956—2008年鄱阳湖流域水沙输移趋势及成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5): 658-667.
|
[10] |
陈进.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战略思考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5): 745-751.
|
[11] |
朱玲玲, 陈剑池, 袁晶, 董炳江.
洞庭湖和鄱阳湖泥沙冲淤特征及三峡水库对其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3): 348-357.
|
[12] |
张丽丽, 殷峻暹, 蒋云钟, 王浩.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群落与水文情势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 768-775.
doi: CNKI: 32.1309.P.20121101.1800.018
|
[13] |
刘心愿, 郭生练, 李响, 李雨.
考虑水文预报误差的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图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771-779.
|
[14] |
陆桂华, 闫桂霞, 吴志勇, 康燕霞.
基于copula函数的区域干旱分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188-193.
|
[15] |
刘招, 黄文政, 黄强, 张永永.
基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的洪水资源化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78-583.
|
[16] |
肖义, 郭生练, 刘攀, 熊立华, 方彬.
分期设计洪水频率与防洪标准关系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54-60.
|
[17] |
谢华, 黄介生.
两变量水文频率分布模型研究述评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443-452.
|
[18] |
方彬, 郭生练, 肖义, 刘攀, 武见.
年最大洪水两变量联合分布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05-511.
|
[19] |
闵骞.
近50年鄱阳湖形态和水情的变化及其与围垦的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1): 76-81.
|
[20] |
邹鹰, 宋德敦.
水库防洪优化设计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4, 5(3): 16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