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富强, 徐冉, 南熠, 李琨彪, 贺志华.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源组成解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24-33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2
|
[2] |
徐羽, 许有鹏, 王强, 吴雷, 杨金艳, 施红怡.
太湖平原河网区城镇化发展与水系变化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4): 473-48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4.003
|
[3] |
钱进, 沈蒙蒙, 王沛芳, 王超, 侯俊, 李昆, 刘晶晶.
河岸带土壤磷素空间分布及其对水文过程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41-4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05
|
[4] |
高坛光, 张廷军, 康世昌, 曹琳.
冰川径流温度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885-89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5
|
[5] |
郝振纯, 苏振宽.
土地利用变化对海河流域典型区域的径流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491-49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5
|
[6] |
郝振纯, 张越关, 杨传国, 李嘉薇, 达娃顿珠.
黄河源区水文模拟中地形和融雪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3): 311-318.
|
[7] |
申秋实, 邵世光, 王兆德, 范成新.
太湖月亮湾湖泛发生过程模拟及水土物化性质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710-719.
|
[8] |
赵军, 单福征, 杨凯, 吴阿娜.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曲度及城市化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31-637.
|
[9] |
朱恒峰, 赵文武, 康慕谊, 郭雯雯.
水土保持地区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影响的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400-406.
|
[10] |
张发兵, 胡维平, 胡雄星, 李芳, 刘登国, 刘必寅, 夏凡.
太湖湖泊水体碳循环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71-178.
|
[11] |
代俊峰, 陈家宙, 崔远来, 何园球, 马吉刚.
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4): 435-443.
|
[12] |
陈锁忠, 黄家柱, 张金善.
基于GIS的孔隙水文地质层三维空间离散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34-639.
|
[13] |
丁训静, 姚琪, 阮晓红.
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89-192.
|
[14] |
金忠青, 韩龙喜.
一种新的平原河网水质模型——组合单元水质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8, 9(1): 35-40.
|
[15] |
郦建强.
华北地区流域月降水径流模型比较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82-288.
|
[16] |
郝振纯.
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模型初探
. 水科学进展,
1994, 5(3): 186-192.
|
[17] |
钱步东, 范钟秀.
1991年6月~7月太湖及里下河地区连续暴雨过程中雨团活动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4, 5(3): 193-199.
|
[18] |
孙永堂, 蒋国镭.
关于渗流有限单元法因时空离散而产生的误差讨论
. 水科学进展,
1992, 3(4): 304-309.
|
[19] |
李蝶娟, 周冰清.
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42-148.
|
[20] |
王广德, K. M 阿科纳, 章上游.
用相关函数优化法计算离散线性水文模型参数
. 水科学进展,
1991, 2(2): 11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