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志刚, 王逸伦, 国振, 蔡袁强, 刘海江.
考虑渗流效应的冲流带泥沙起动机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4): 568-58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4.012
|
[2] |
王虎, 粟莉, 白玉川.
河口海岸铁板砂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4): 601-61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4.015
|
[3] |
陆彦, 周倪凯, 陆永军.
不同渗流强度对明渠水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2): 230-23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2.010
|
[4] |
曹斌, 邹燚, 夏建新.
不同粒度颗粒在非恒定管流中跟随性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56-36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5
|
[5] |
李寿千, 陆彦, 陆永军.
渗流作用下床面切应力响应机理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09-515.
|
[6] |
陆彦, 陆永军, 李寿千.
渗流边界上推移质输沙率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215-221.
|
[7] |
刘宁, 黄金池, 张启义.
卡马水库应急除险工作的启示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6): 742-747.
|
[8] |
董贵明, 束龙仓, 王茂枚, 鲁程鹏, 刘丽红.
渗流-水平井流耦合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30-837.
|
[9] |
陆彦, 陆永军, 张幸农.
河道水位降落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389-393.
|
[10] |
谢立全, 于玉贞, 单宏伟.
水流对渗流的影响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25-530.
|
[11] |
曹建生, 刘昌明, 张万军, 杨永辉.
太行山区坡地水文地质特性与渗流集蓄技术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16-221.
|
[12] |
王慧明, 王恩志, 韩小妹, 李扬.
低渗透岩体饱和渗流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242-248.
|
[13] |
邵龙潭.
相间相互作用原理与土壤水动力学基本方程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605-610.
|
[14] |
吕贤弼, 张思聪.
越过截渗墙渗流自由面的求解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185-189.
|
[15] |
韩冰, 叶自桐, 周创兵.
单裂隙岩体非饱和临界状态渗流特性初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1): 1-7.
|
[16] |
韩冰, 叶自桐, 周创兵.
岩体裂隙饱和/非饱和渗流机理初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4): 375-381.
|
[17] |
王文科.
用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法模拟地下水非稳定井流方程
. 水科学进展,
1996, 7(2): 112-118.
|
[18] |
王媛, 速宝玉, 徐志英.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综述
. 水科学进展,
1996, 7(3): 276-282.
|
[19] |
金忠青, 王玲玲.
抛物型方程和Poisson方程参数控制反问题的求解及其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3, 4(2): 89-97.
|
[20] |
邹泽远, 朱学愚, 李珍.
越流含水层井群系统地下水流的边界元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1992, 3(1):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