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国如, 罗海婉, 陈文杰, 潘健.
广州东濠涌流域城市洪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43-65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4
|
[2] |
赵刚, 徐宗学, 庞博, 姜其贵, 孟德娟.
基于改进填洼模型的城市洪涝灾害计算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20-3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03
|
[3] |
于景元.
水灾害应急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2): 301-302.
|
[4] |
顾西辉, 张强, 刘剑宇, 孙鹏.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洪水过程集聚性及低频气候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4): 501-51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4.003
|
[5] |
王忠静, 朱金峰, 尚文绣.
洪水资源利用风险适度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1): 27-3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1.004
|
[6] |
李云, 王晓刚, 祝龙, 宣国祥, 刘火箭.
超标准洪水条件下土石坝安全性应急判别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516-522.
doi: CNKI:32.1309.P.20120614.2251.018
|
[7] |
姜晓明, 李丹勋, 王兴奎.
基于黎曼近似解的溃堤洪水一维-二维耦合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14-221.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019
|
[8] |
邹强, 周建中, 周超, 陈生水, 宋利祥, 郭俊, 刘懿.
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323-333.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8.018
|
[9] |
仇蕾, 王慧敏, 马树建.
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69-875.
|
[10] |
金菊良, 王银堂, 魏一鸣, 王宗志, 刘克琳.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广义熵智能分析的理论框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94-900.
|
[11] |
武晟, 解建仓, 吴景霞, 金苗.
灾区“自愈”思想初探及洪灾评估系统的构建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45-250.
|
[12] |
韩延成, 高学平.
长距离自流型渠道输水控制的二步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414-418.
|
[13] |
杨晓华, 杨志峰, 郦建强, 张纪昌.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202-205.
|
[14] |
赵棣华, 戚晨, 庾维德, 徐葆华, 裴中平.
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368-374.
|
[15] |
魏一鸣, 杨存键, 金菊良.
洪水灾害分析与评估的综合集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1): 25-30.
|
[16] |
梁忠民, 许大明.
洪水频率分析稳健性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54-160.
|
[17] |
李纪人, 章四龙.
河道洪水预报的可靠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4): 325-330.
|
[18] |
陈雨孙.
用解析有限元法嵌入地下水管理模型求最优解
. 水科学进展,
1994, 5(1): 50-57.
|
[19] |
陈永柏, 方子云.
洪水影响的综述
. 水科学进展,
1994, 5(1): 78-84.
|
[20] |
丁晶, 邓育仁, 侯玉, 梁棣.
水库防洪安全设计时设计洪水过程线法适用性的探讨
. 水科学进展,
1992, 3(1): 4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