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可锋, 曾成杰, 王乃瑞, 徐俊晖.
南黄海大型潮汐水道动力地貌环境对人类活动响应——以小庙洪水道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4): 514-52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4.005
|
[2] |
王朋辉, 姜光辉, 袁道先, 汤庆佳, 张强.
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广西桂林甑皮岩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1): 56-6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06
|
[3] |
陈晓宏, 王佳雯, 何艳虎, 杨冰, 杨杰.
基于水资源需求场理论的需水驱动力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357-36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07
|
[4] |
董林垚, 张平仓, 刘纪根, 童晓霞, 谢浩.
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5): 671-68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5.004
|
[5] |
司建华, 冯起, 鱼腾飞, 赵春彦.
植物夜间蒸腾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907-914.
|
[6] |
马勇刚, 黄粤, 陈曦, 包安明.
新疆积雪覆盖时空变异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483-489.
|
[7] |
何丹, 马东豪, 张锡洲, 张佳宝, 郑子成.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变异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3): 340-348.
|
[8] |
姚惠明, 吴永祥, 关铁生.
中国降水演变趋势诊断及其新事实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1-10.
|
[9] |
张宽地, 王光谦, 吕宏兴, 王占礼, 刘俊娥.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29-235.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2
|
[10] |
尚晓三, 王式成, 王振龙, 王栋.
基于样本熵理论的自适应小波消噪分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182-188.
|
[11] |
汤富平, 李满春, 秦奋.
基于CA的小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173-178.
|
[12] |
王文圣, 黄伟军, 丁晶.
基于小波消噪和符号动力学的径流变化复杂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80-383.
|
[13] |
龚政, 张长宽, 金勇, 张东生.
长江口斜压诊断模式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00-306.
|
[14] |
王文圣, 熊华康, 丁晶.
日流量预测的小波网络模型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82-386.
|
[15] |
赵永龙, 丁晶, 邓育仁.
相空间小波网络模型及其在水文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52-257.
|
[16] |
毛凤莲.
北京天津等地气温降水量历史资料诊断
. 水科学进展,
1996, 7(1): 37-41.
|
[17] |
邹进上, 赵燕生, 王玲, 张一民.
长江三角洲区域性暴雨的统计诊断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5, 6(4): 331-335.
|
[18] |
李长兴, 沈晋, 范荣生.
黄土地区小流域降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5, 6(2): 127-132.
|
[19] |
周树荣.
1991年初夏江淮大水的天文因素──太阳质子耀斑爆发
. 水科学进展,
1994, 5(1): 1-8.
|
[20] |
刘清仁.
松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及长期预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4, 5(4): 319-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