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国纬.
水文科学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前沿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5): 685-6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5.005
|
[2] |
熊立华, 刘烁楠, 熊斌, 许文涛.
考虑植被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625-63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03
|
[3] |
姚仕明, 王洪杨, 毛北平.
长江中游城汉河段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29-33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2
|
[4] |
熊立华, 闫磊, 李凌琪, 江聪, 杜涛.
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6): 930-94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6.014
|
[5] |
梁忠民, 胡义明, 王军, 李彬权, 杨靖.
基于等可靠度法的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设计值估计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98-40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10
|
[6] |
吴雷, 许有鹏, 王跃峰, 徐羽, 林芷欣.
水文实验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4): 632-64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4.018
|
[7] |
涂新军, 陈晓宏, 赵勇, 杜奕良, 马明卫, 黎坤.
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10-82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3
|
[8] |
王文, 王鹏, 崔巍.
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多源水文数据对比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759-76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01
|
[9] |
冶运涛, 梁犁丽, 龚家国, 蒋云钟, 王浩.
长江上游流域降水结构时空演变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2): 164-171.
|
[10] |
任立良, 江善虎, 袁飞, 雍斌, 龚露燕, 袁山水.
水文学方法的演进与诠释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86-592.
|
[11] |
徐宗学, 李景玉.
水文科学研究进展的回顾与展望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4): 450-459.
|
[12] |
廖朝轩, 詹丽梅, 陈家梁, 邱奕儒.
城区水文循环机制与改善策略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49-53.
|
[13] |
顾慰祖, 陆家驹, 赵霞, Norman E Peters.
无机水化学离子在实验流域降雨径流过程中的响应及其示踪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1-7.
|
[14] |
储开凤, 汪静萍.
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468-474.
|
[15] |
储开凤, 汪静萍.
我国水文循环与地表水研究进展(1998-2001年)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408-413.
|
[16] |
王可丽, 程国栋, 江灏, 张立杰.
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91-97.
|
[17] |
顾慰祖, 陆家驹, 唐海行, 王全九.
水文实验求是传统水文概念——纪念中国水文流域研究50年、滁州水文实验20年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68-378.
|
[18] |
田立德, 姚檀栋, 沈永平, 杨梅学, 叶柏生, Atusi. NUMAGUTI, Maki TSUJIMURA.
青藏高原那曲河流域降水及河流水体中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2): 206-210.
|
[19] |
刘春蓁.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 水科学进展,
1997, 8(3): 220-225.
|
[20] |
顾慰祖.
集水区降雨径流晌应的环境同位素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2, 3(4): 246-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