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光辉.
从土壤侵蚀角度诠释泥沙连通性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2): 295-30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2.015
|
[2] |
孟鹤, 张宽地, 王静雯.
坡面薄层水流滚波水力参数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1): 102-11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1.011
|
[3] |
吕佼容, 张文博, 胡锦昇, 骆汉, 谢永生.
连续降雨下不同砾石含量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2): 210-21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06
|
[4] |
杨苗, 龚家国, 赵勇, 赵翠平.
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709-71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11
|
[5] |
胡庆芳, 张建云, 王银堂, 黄勇, 刘勇, 李伶杰.
城市化对降水影响的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138-15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6
|
[6] |
杨帆, 张宽地, 杨明义, 杨婕.
植被淹没程度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32-84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5
|
[7] |
田培, 潘成忠, 许新宜, 杨帆, 李长嘉.
坡面流速及侵蚀产沙空间变异性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178-18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04
|
[8] |
张宽地, 王光谦, 孙晓敏, 王俊杰.
模拟植被覆盖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825-834.
|
[9] |
王军光, 李朝霞, 蔡崇法, 王玉华, 张国彪, 马仁明.
坡面流水力学参数对团聚体剥蚀程度的定量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502-508.
doi: CNKI:32.1309.P.20120501.1617.012
|
[10] |
肖培青, 姚文艺, 申震洲, 杨春霞.
植被影响下坡面侵蚀临界水流能量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229-234.
|
[11] |
王建中, 刘凌, 宋兰兰.
坡地氮磷流失过程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31-536.
|
[12] |
金鑫, 郝振纯, 张金良, 王加虎.
考虑重力侵蚀影响的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57-263.
|
[13] |
张玉斌, 郑粉莉, 武敏.
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123-132.
|
[14] |
王文龙, 雷阿林, 李占斌, 唐克丽.
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链垂直带水沙流空间分布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24-28.
|
[15] |
蔡强国, 朱远达, 王石英.
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12-18.
|
[16] |
王文龙, 雷阿林, 李占斌, 唐克丽.
土壤侵蚀链内细沟浅沟切沟流动力机制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471-475.
|
[17] |
唐政洪, 蔡强国, 许峰, 朱远达.
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6): 781-787.
|
[18] |
张光辉.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3): 389-396.
|
[19] |
石辉, 刘普灵, 田均良.
土壤侵蚀的中子活化示踪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2): 126-132.
|
[20] |
陈国祥, 姚文艺.
降雨对浅层水流阻力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1996, 7(1): 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