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尚文绣, 彭少明, 王煜, 方洪斌, 武见, 许明一.
缺水流域用水竞争与协作关系——以黄河流域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6): 897-90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6.009
|
[2] |
彭少明, 王煜, 尚文绣, 郑小康, 李克飞.
应对干旱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群协同调度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172-18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3
|
[3] |
张连鹏, 邓铭江, 黄强.
面向生态的额尔齐斯河水库群中长期调度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365-37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08
|
[4] |
王煜, 彭少明, 郑小康.
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的关键科学问题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614-62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02
|
[5] |
彭少明, 郑小康, 王煜, 蒋桂芹.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的协同优化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5): 681-69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5.005
|
[6] |
孙万光, 李成振, 姜彪, 刘盈斐.
水库群供调水系统实时调度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1): 128-13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1.014
|
[7] |
贾本有, 钟平安, 陈娟, 吴业楠.
复杂防洪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60-57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13
|
[8] |
曾燕, 邱新法, 刘昌明.
黄河流域蒸散量分布式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5): 632-640.
|
[9] |
杨传国, 陈喜, 张润润, 胡琪, 余钟波, 郝振纯, 林朝晖.
淮河流域近500年洪旱事件演变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503-510.
|
[10] |
王宗志, 程亮, 王银堂, 张玲玲.
基于库容分区运用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3): 435-443.
|
[11] |
姚文艺, 冉大川, 陈江南.
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07-616.
|
[12] |
严登华, 袁喆, 杨志勇, 王勇, 于赢东.
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34-41.
|
[13] |
李进, 李栋梁, 张杰.
黄河流域夏季有效降水转化率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346-354.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8.016
|
[14] |
郭生练, 陈炯宏, 刘攀, 李雨.
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进展与展望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4): 496-503.
|
[15] |
吴泽宁, 左其亭, 丁大发, 崔萌, 曹茜, 邢端生.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方案评价与优选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35-740.
|
[16] |
刘昌明.
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08-614.
|
[17] |
江东, 王建华, 杨小唤, 王乃斌, Rosema A.
黄河流域主要水文参数遥感反演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36-739.
|
[18] |
薛联青, 崔广柏, 程光.
区域地下水位预报的季节型神经网络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473-477.
|
[19] |
宋立松, 魏高峰.
感潮河段水位过程预报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302-306.
|
[20] |
林翔岳, 许丹萍, 潘敏贞.
综合利用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12-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