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永强, 胡春宏, 张鹏, 杨胜发, 胡江, 李文杰.
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环流结构与涡尺度特征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2): 253-26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2.009
|
[2] |
张帮稳, 吴保生, 章若茵.
三峡库区汛期洪峰和沙峰异步运动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3): 408-41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3.009
|
[3] |
祖波, 王军, 李振亮, 李旺.
三峡库区黏性泥沙在紊动剪切作用下的絮凝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2): 196-20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2.006
|
[4] |
吉祖稳, 胡春宏.
复式河道滩槽交互区水沙运动机理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21-32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1
|
[5] |
张敏, 黄河清, 张晓华.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冲淤规律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165-17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01
|
[6] |
李文杰, 李娜, 杨胜发, 王涛.
基于挟沙力的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26-73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10
|
[7] |
李文杰, 杨胜发, 付旭辉, 肖毅.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淤积特点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76-68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9
|
[8] |
陈斌, 刘健, 高飞.
莱州湾悬沙输运机制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857-86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2
|
[9] |
刘窑军, 王天巍, 蔡崇法, 李朝霞, 李珩.
三峡库区低等级土质道路侵蚀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169-17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03
|
[10] |
和继军, 宫辉力, 李小娟, 蔡强国.
细沟形成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1): 90-97.
|
[11] |
冯镜洁, 李然, 唐春燕, 雍晓东.
含沙量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过程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5): 702-708.
doi: CNKI: 32.1309.P.20120824.1606.012
|
[12] |
曹琳, 吉芳英, 林茂, 黎司, 王图锦.
三峡库区消落区表层沉积物磷吸附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1): 89-96.
|
[13] |
韩其为, 陈绪坚, 薛晓春.
不平衡输沙含沙量垂线分布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4): 512-523.
|
[14] |
万新宇, 包为民, 王光谦.
基于相似性的多沙水库坝址含沙量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36-42.
|
[15] |
潘成忠, 马岚, 上官周平.
含沙量对草地坡面径流泥沙沉积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6): 857-862.
|
[16] |
李冬梅, 金同轨, 王和平, 梅胜, 谭万春.
水力紊动条件对泥沙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402-406.
|
[17] |
许炯心.
含沙量和悬沙粒径变化对长江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67-73.
|
[18] |
李锦秀, 禹雪中, 幸治国.
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模型开发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777-783.
|
[19] |
周家俞, 陈立, 叶小云, 吴门伍, 黄荣敏.
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4): 506-510.
|
[20] |
骆永菊.
三峡库区水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824-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