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易小波, 贾小旭, 邵明安, 赵春雷.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干燥化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73-38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7
|
[2] |
黄文峰, 韩红卫, 牛富俊, 李志军.
季节性冰封热融浅湖水温原位观测及其分层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280-2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13
|
[3] |
张光辉, 田言亮, 王电龙, 严明疆, 王金哲.
冀中山前农业区地下水位强降弱升特征与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227-23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10
|
[4] |
章诞武, 丛振涛, 倪广恒.
1956—2010年中国水热季节性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466-47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2
|
[5] |
陶辉, 毛炜峄, 黄金龙, 翟建青.
塔里木河流域干湿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1): 45-52.
|
[6] |
杨云川, 程根伟, 范继辉, 孙建, 李卫朋.
卫星降雨数据在高山峡谷地区的代表性与可靠性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24-33.
|
[7] |
陈子燊, 黄强, 刘曾美.
1962-2007年广东干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469-476.
|
[8] |
刘昌明, 刘文彬, 傅国斌, 欧阳如琳.
气候影响评价中统计降尺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427-437.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6.002
|
[9] |
刘向培, 王汉杰, 何明元.
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29-37.
doi: CNKI:32.1309.P.20120104.2012.005
|
[10] |
陆桂华, 吴娟, 吴志勇.
水文集合预报试验及其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5): 728-734.
doi: CNKI: 32.1309.P.20120824.1606.016
|
[11] |
孙正宝, 陈治谏, 廖晓勇, 王海明.
侵蚀性降雨识别的模糊隶属度模型建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01-806.
|
[12] |
黄小燕, 张明军, 贾文雄, 王圣杰, 张宁.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151-159.
|
[13] |
陈皓锐, 黄介生, 伍靖伟, 杨金忠.
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研究评述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72-880.
|
[14] |
周辉, 吴时强, 陈惠玲.
泄洪雾化降雨模型相似性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58-62.
|
[15] |
孙立群, 胡成, 陈刚.
TOPMODEL模型中的DEM尺度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5): 699-706.
|
[16] |
刘吉峰, 李世杰, 丁裕国.
基于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技术的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预估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84-191.
|
[17] |
董斌, 崔远来, 李远华.
水稻灌区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833-839.
|
[18] |
王家祁, 顾文燕, 姚惠明.
中国降水与暴雨的季节变化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08-116.
|
[19] |
罗毅, 雷志栋, 杨诗秀.
潜在腾发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及概率分布特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4): 308-312.
|
[20] |
杨大庆, 张志忠, 康尔泗, 张寅生, Kelly Elder, Richard Kattelmann.
地面积雪测量与雨量器量测降雪量一致性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3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