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鹏飞, 假冬冬, 冶运涛, 周刚, 胡德超.
计算河流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1): 152-16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1.016
|
[2] |
左其亭, 刘静, 窦明.
闸坝调控对河流水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3): 439-44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3.012
|
[3] |
刘金涛, 宋慧卿, 王爱花.
水文相似概念与理论发展探析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2): 288-296.
|
[4] |
钟德钰, 申晓东, 丁赟.
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96-700.
|
[5] |
董哲仁, 孙东亚, 赵进勇, 张晶.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4): 550-559.
|
[6] |
段学花, 王兆印.
生物栖息地隔离对河流生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86-91.
|
[7] |
陈康宁, 董增川.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923-929.
|
[8] |
任华堂, 陈永灿, 冯卫兵.
河流流场数值模拟初始场误差发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58-62.
|
[9] |
麻泽龙, 程根伟.
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748-753.
|
[10] |
陈敏建, 丰华丽, 王立群, 王高旭, 黄昌硕.
生态标准河流和调度管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631-636.
|
[11] |
毛战坡, 王雨春, 彭文启, 周怀东.
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34-140.
|
[12] |
朱永华, 夏军, 刘苏峡, 贾绍凤, 丰华丽.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计算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649-654.
|
[13] |
赵彦伟, 杨志峰.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49-355.
|
[14] |
周爱国, 马瑞, 张晨.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水分垂直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27-133.
|
[15] |
张水龙, 冯平.
河流不连续体概念及其在河流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发展现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58-762.
|
[16] |
杨国靖, 肖笃宁, 周立华.
祁连山区森林景观格局对水文生态效应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4): 489-494.
|
[17] |
乔云峰, 王晓红, 纪昌明, 王丽萍.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21-625.
|
[18] |
郑红星, 刘昌明, 丰华丽.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26-633.
|
[19] |
陈鸣钊, 丁训静, 许京怀.
用生态环境再改变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23-327.
|
[20] |
刘昌明, 孙睿.
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3): 251-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