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靖郁, 陈春燕, 赵亮, 王岱峰, 王道增.
床面粗糙度和底床渗透率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特性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232-23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9
|
[2] |
钟亮, 廖尚超, 张建梅, 孙建云, 倪志辉.
散粒粗糙床面的当量糙率尺度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6): 865-87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6.012
|
[3] |
陈刚, 张玉蓉, 浦承松, 张天力, 顾世祥.
冰封河道综合糙率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645-65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05
|
[4] |
陈刚, 张玉蓉, 周密, 顾世祥.
冰盖下矩形河道的综合糙率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290-29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14
|
[5] |
陈一帆, 程海洋, 万晓丽, 方华建.
结合糙率校正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731-73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15
|
[6] |
叶荣辉, 宋志尧, 吴小明, 张卓, 赵红军.
浅水方程模拟中确定糙率的回归系数法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574-580.
|
[7] |
陆彦, 陆永军, 李寿千.
渗流边界上推移质输沙率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215-221.
|
[8] |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自动率定二维浅水方程的糙率参数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383-388.
|
[9] |
张玮, 钟春欣, 应翰海.
草皮护坡水力糙率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483-489.
|
[10] |
杨具瑞, 方铎, 何文社, 刘兴年.
推移质输沙率的非线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36-40.
|
[11] |
刘晓丽, 梁冰, 薛强.
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描述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69-773.
|
[12] |
钟德钰, 王士强, 王光谦.
细颗粒对粗颗粒床沙质输沙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1-6.
|
[13] |
李国芳, 夏自强, 郝振纯, 蒋洪庚, 陈海芳.
田间土壤含水率的变异性及监测误差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421-426.
|
[14] |
陈乾, 杨兰芳, 韩涛.
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率
. 水科学进展,
1997, 8(4): 353-358.
|
[15] |
朱禾, E. Rasmussen.
一次梅雨暴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3): 212-219.
|
[16] |
胡四一, 王银堂, 谭维炎, 仲志余, 徐承隆, 胡维忠.
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Ⅱ.模型实现和率定检验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46-353.
|
[17] |
程年生, 朱立俊.
床面附近泥沙交换率在悬移质输沙计算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3, 4(4): 274-280.
|
[18] |
郭俊克, 惠遇甲.
Einstein床沙质输移理论的再研究——关于粗颗粒床沙质输沙率的计算
. 水科学进展,
1992, 3(1): 37-44.
|
[19] |
郭俊克, 惠遇甲.
Einstein床沙质输移理论的再研究——关于细颗粒床沙质输沙率的计算
. 水科学进展,
1991, 2(2): 81-91.
|
[20] |
惠遇甲, 胡春宏.
矩形明槽宽深比和边壁糙率对于流速分布和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1, 2(1): 2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