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亚, 郑力, 姚仕明, 汪飞, 谢思泉.
分汊河道主支汊交替主导因子的转换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48-35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4
|
[2] |
班璇, 高欣, Panayiotis DIPLAS, 肖飞, 石小涛.
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三维水力因子适宜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80-8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0
|
[3] |
姚月锋, 何成新, 曾丹娟, 周翠鸣, 莫凌, 黄玉清, 徐广平.
漓江流域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696-70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07
|
[4] |
张录军, 王乐, 邢雯慧, 黄勇, 张雅琦, 刘树棣.
分辨率和陆面方案对长江流域短期气候预测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00-80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2
|
[5] |
陈方鑫, 张含玉, 方怒放, 史志华.
利用两种指纹因子判别小流域泥沙来源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67-87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9
|
[6] |
余斌, 王涛, 朱渊.
浅层滑坡诱发沟谷泥石流的地形和降雨条件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4): 542-55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4.008
|
[7] |
冉大川, 姚文艺, 申震洲, 倪用鑫, 董飞飞.
黄河头道拐水沙变化多元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769-77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02
|
[8] |
刘金涛, 王爱花, 韦玉, 程兵峰, 韩小乐.
流域地貌结构因子对径流特征的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31-63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4
|
[9] |
张正勇, 何新林, 刘琳, 李忠勤, 王璞玉.
中国天山山区降水空间分布模拟及成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00-50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6
|
[10] |
李永, 裴伟征, 李嘉, 李克锋, 朱明.
嵌入水安全调控因子的短期梯调优化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1): 130-138.
|
[11] |
安乐生, 赵全升, 叶思源, 刘贯群, 丁喜桂.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关键水盐因子及其植被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89-695.
|
[12] |
邢雅囡, 阮晓红, 赵振华.
城市重污染河道环境因子对底质氮释放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20-126.
|
[13] |
谢先红, 崔远来, 蔡学良.
灌区塘堰分布分形描述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58-863.
|
[14] |
张杰, 李栋梁, 何金梅, 王小燕.
地形对青藏高原丰枯水年雨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319-326.
|
[15] |
解伏菊, 肖笃宁, 李秀珍, 胡远满, 王绪高.
大兴安岭西北坡火烧迹地湿地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175-181.
|
[16] |
田娟, 郭宗楼, 姚水萍.
灌区灌溉管理质量指标的综合因子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84-288.
|
[17] |
许唯临, D. W. Knight, 唐小南.
漫滩水流摩阻因子与涡粘性系数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23-727.
|
[18] |
袁晶, 张小峰.
基于遗忘因子的BP神经网络水文实时预报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87-792.
|
[19] |
王家祁, 胡明思.
中国暴雨面雨量极值分布
. 水科学进展,
1993, 4(1): 1-9.
|
[20] |
邹进上, 曹彩珠.
影响青藏高原降雪的若干因子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1, 2(1): 4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