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涛, 慕鹏飞, 张明.
高含沙河流的低温输沙效应——以黄河上游巴彦高勒站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194-20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5
|
[2] |
张为, 李昕, 任金秋, 董炳江.
梯级水库蓄水对三峡水库洪峰沙峰异步特性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4): 481-49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4.002
|
[3] |
侯时雨, 田富强, 倪广恒.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产输沙和水库拦沙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4): 619-62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4.016
|
[4] |
熊丰, 郭生练, 陈柯兵, 尹家波, 刘章君, 钟逸轩, 洪兴骏.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3): 401-41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3.010
|
[5] |
袁定波, 艾萍, 洪敏, 廖亨利, 陈彬彬, 岳兆新.
基于地理空间要素的雅砻江流域面雨量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6): 779-78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6.003
|
[6] |
朱博渊, 李义天, 杨培炎, 邓金运, 杨云平, 李思璇.
长江澄通河段河床冲淤对流域减沙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706-71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11
|
[7] |
陈可锋, 陆培东, 王乃瑞.
整治工程影响下的河口拦门沙航道回淤特征及成因——以射阳港航道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240-24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09
|
[8] |
刘杰, 程海峰, 韩露, 王珍珍.
流域减沙对长江口典型河槽及邻近海域演变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249-2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10
|
[9] |
王延贵, 史红玲, 刘茜.
水库拦沙对长江水沙态势变化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467-476.
|
[10] |
左利钦, 季荣耀, 陆永军.
离岸沙坝-潟湖海岸拦门沙航道回淤——以渤海湾曹妃甸海域老龙沟拦门沙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87-95.
doi: CNKI:32.1309.P.20111125.1632.004
|
[11] |
季荣耀, 陆永军, 左利钦.
曹妃甸老龙沟潮汐通道拦门沙演变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45-652.
|
[12] |
万新宇, 包为民, 王光谦.
基于相似性的多沙水库坝址含沙量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36-42.
|
[13] |
甘富万, 李义天, 邓金运, 陈建.
水库排沙调度优化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63-868.
|
[14] |
梅亚东, 杨娜, 翟丽妮.
雅砻江下游梯级水库生态友好型优化调度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5): 721-725.
|
[15] |
陈松生, 张欧阳, 陈泽方, 彭万兵.
金沙江流域不同区域水沙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475-482.
|
[16] |
顾世祥, 何大明, 李远华, 崔远来, 李靖5.
金沙江河谷灌溉需水转折趋势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352-360.
|
[17] |
潘成忠, 上官周平.
不同坡度草地含沙水流水力学特性及其拦沙机理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490-495.
|
[18] |
李小平, 李文学, 李勇, 尚红霞.
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冲刷效率调整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44-51.
|
[19] |
李元寿, 王根绪, 王一博, 王军德, 贾晓红.
长江黄河源区覆被变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616-623.
|
[20] |
许炯心, 孙季.
无定河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的临界现象及其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61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