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田富强, 徐冉, 南熠, 李琨彪, 贺志华.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源组成解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24-33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2
|
[2] |
张维, 唐翔宇, 鲜青松.
紫色土坡地泥岩裂隙潜流中的胶体迁移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43-54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11
|
[3] |
陈书军, 陈存根, 曹田健, 侯琳, 李荣华, 张硕新.
降雨特征及小气候对秦岭油松林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513-521.
|
[4] |
夏星辉, 吴琼, 牟新利.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124-133.
doi: CNKI:32.1309.P.20120104.2014.012
|
[5] |
刘昌明, 刘文彬, 傅国斌, 欧阳如琳.
气候影响评价中统计降尺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427-437.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6.002
|
[6] |
余国安, 王兆印, 刘 乐, 黄河清, 巩同梁.
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的雅鲁藏布江水系发育和河流地貌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163-169.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3.012
|
[7] |
刘向培, 王汉杰, 刘金波.
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对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15-623.
|
[8] |
董李勤, 章光新.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3): 429-436.
|
[9] |
孙正宝, 陈治谏, 廖晓勇, 王海明.
侵蚀性降雨识别的模糊隶属度模型建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01-806.
|
[10] |
郭洁, 李国平, 黄文诗, 陈娇娜, 郝丽萍, 杨东.
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63-768.
|
[11] |
徐静, 任立良, 刘晓帆, Vijay. P. Singh, 刘薇, 袁飞.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降雨不确定性传播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22-427.
|
[12] |
刘吉峰, 李世杰, 丁裕国.
基于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技术的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预估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84-191.
|
[13] |
雷 Wen, 查尔斯 A.Lin.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5): 667-674.
|
[14] |
张顺利, 陶诗言.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气系统的水平衡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509-515.
|
[15] |
刘贤赵, 康绍忠.
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56-60.
|
[16] |
赵卫民, 王春青.
多源降雨信息质量评估技术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3): 373-377.
|
[17] |
唐海行, 陈永勤, 陈喜.
应用随机方法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东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2): 160-164.
|
[18] |
王万忠, 焦菊英, 郝小品.
黄土高原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2): 165-169.
|
[19] |
陈国祥, 姚文艺.
降雨对浅层水流阻力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1996, 7(1): 42-46.
|
[20] |
汤立群.
坡面降雨溅蚀及其模拟
. 水科学进展,
1995, 6(4): 304-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