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果鹏, 夏军强, 周美蓉, 张晓雷.
生产堤溃口展宽过程的概化模型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249-25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11
|
[2] |
周建银, 姚仕明, 王敏, 朱勇辉, 陈栋.
土石坝漫顶溃决及洪水演进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287-3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15
|
[3] |
申冠卿, 张原锋, 张敏.
黄河下游漫滩高含沙洪水滩槽界定及泥沙时空沉积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5): 641-65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5.001
|
[4] |
张敏, 黄河清, 张晓华.
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冲淤规律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165-17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01
|
[5] |
李洁, 夏军强, 邓珊珊, 张晓雷.
近期黄河下游游荡段滩岸崩退过程及特点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17-52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8
|
[6] |
夏军强, 张晓雷, 邓珊珊, 李洁.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86-69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10
|
[7] |
陈文龙, 宋利祥, 邢领航, 张文明, 周建中.
一维-二维耦合的防洪保护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848-855.
|
[8] |
姚文艺, 郜国明.
黄河下游洪水冲淤相对平衡的分组含沙量阈值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467-474.
|
[9] |
李小平, 李文学, 李勇, 尚红霞.
水库拦沙期黄河下游洪水冲刷效率调整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44-51.
|
[10] |
许唯临, D. W. Knight, 唐小南.
漫滩水流摩阻因子与涡粘性系数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23-727.
|
[11] |
夏军强, 王光谦, 吴保生.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Ⅰ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389-395.
|
[12] |
夏军强, 王光谦, 吴保生.
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Ⅱ二维混合模型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396-400.
|
[13] |
张欧阳, 许炯心, 张红武.
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洪水涨落过程中河床横断面形态的调整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401-406.
|
[14] |
石伟, 王光谦, 邵学军.
不同来源区洪水对黄河下游流量-含沙量关系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47-151.
|
[15] |
詹美礼, 胡云进, 速宝玉.
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2): 172-178.
|
[16] |
张红武, 黄远东, 赵连军, 江恩惠.
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Ⅱ模型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3): 271-277.
|
[17] |
万洪涛, 周成虎, 吴应湘, 万庆.
黄河下游花园口-夹河滩河段二维洪水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2): 215-222.
|
[18] |
许炯心.
黄河下游洪水的泥沙输移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62-568.
|
[19] |
吴浩云.
杭嘉湖地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65-268.
|
[20] |
仲志余, 徐承隆, 胡维忠.
长江中下游水文学洪水演进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54-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