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彦, 杨元媛, 陆永军, 侯庆志.
环渤海区域滩涂资源开发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6): 967-97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6.011
|
[2] |
黄昌硕, 耿雷华, 颜冰, 卞锦宇, 赵雨婷.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以黄河流域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1): 59-6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1.006
|
[3] |
金菊良, 陈梦璐, 郦建强, 张礼兵, 吴成国.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4): 583-59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4.015
|
[4] |
张宇亮, 蒋尚明, 金菊良, 吴志勇, 周玉良.
基于区域农业用水量的干旱重现期计算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5): 691-7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5.006
|
[5] |
刘德地, 陈晓宏.
一种区域用水量公平性的评估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68-272.
|
[6] |
黄莉新.
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79-883.
|
[7] |
陈永灿, 刘昭伟.
三峡水库水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价和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15-719.
|
[8] |
左其亭, 马军霞, 高传昌.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03-108.
|
[9] |
李林, 付强.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822-825.
|
[10] |
姚治君, 刘宝勤, 高迎春.
基于区域发展目标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09-113.
|
[11] |
刘丙军, 邵东国.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50-254.
|
[12] |
李亚伟, 陈守煜, 傅铁.
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26-729.
|
[13] |
胡顺军, 康绍忠, 宋郁东.
渭干河平原绿洲生态用水量初步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46-351.
|
[14] |
贾绍凤, 周长青,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801-807.
|
[15] |
龙腾锐, 姜文超.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249-253.
|
[16] |
冯耀龙, 韩文秀, 王宏江, 练继建, 黄津明.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109-113.
|
[17] |
姚治君, 王建华, 江东, 陈传友.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1): 111-115.
|
[18] |
王煜, 杨立彬, 张新海, 侯传河, 何宏谋, 乔西现, 孙寿松.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523-529.
|
[19] |
李令跃, 甘泓.
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307-313.
|
[20] |
I. A. 谢克洛莫罗夫.
世界水资源和用水:当代评价和未来展望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3): 219-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