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思如, 顾一成, 杨大文, 孙金华, 胡庆芳, 张熹.
长江下游典型平原城市感潮河网水动力提升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91-1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09
|
[2] |
侯庆志, 陆永军, 王志力, 莫思平.
河口湾水动力环境对滩涂利用的累积响应——以珠江口伶仃洋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6): 789-79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6.003
|
[3] |
龙岩, 徐国宾, 马超, 李有明.
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快速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83-8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11
|
[4] |
张幸农, 陈长英, 刘慧.
论感潮河段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分界与衔接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707-71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12
|
[5] |
杨海东, 肖宜, 王卓民, 邵东国, 刘碧玉.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溯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1): 122-129.
|
[6] |
宋利祥, 杨芳, 胡晓张, 杨莉玲, 周建中.
感潮河网二维水流-输运耦合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550-559.
|
[7] |
李光炽, 钱真.
感潮河道区间入流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66-271.
|
[8] |
张新周, 窦希萍, 王向明, 王惠民, 赵晓冬, 徐雪松.
感潮河段丁坝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22-228.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1
|
[9] |
曹绮欣, 孙昭华, 冯秋芬.
三峡水库调节作用对长江近河口段水文水动力特性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 844-850.
doi: CNKI: 32.1309.P.20121101.1756.006
|
[10] |
朱明, 李永, 李嘉.
中小型原水河渠污染事故危害度应急评价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405-412.
|
[11] |
包为民, 张小琴, 瞿思敏, 江鹏, 陈斌.
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94-799.
|
[12] |
王庆改, 赵晓宏, 吴文军, 杨木水, 马强, 刘坤.
汉江中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00-504.
|
[13] |
林高松, 李适宇, 江峰.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的感潮河流环境容量优化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17-322.
|
[14] |
黄国如, 胡和平, 田富强.
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感潮河段洪水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58-162.
|
[15] |
施勇, 胡四一.
感潮河网区水沙运动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431-438.
|
[16] |
徐贵泉, 褚君达, 吴祖扬, 陈庆江.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375-380.
|
[17] |
宋立松, 魏高峰.
感潮河段水位过程预报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302-306.
|
[18] |
芮孝芳.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形成及趋势
. 水科学进展,
1996, 7(3): 221-225.
|
[19] |
胡昌新.
感潮河流准动态水质回荡模型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4, 5(4): 280-286.
|
[20] |
王德铭.
水污染防治问题的分析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3, 4(1): 7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