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苗, 龚家国, 赵勇, 赵翠平.
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709-71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11
|
[2] |
张晨笛, 李志威, 王兆印.
碰撞作用下单个阶梯-深潭稳定性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05-71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08
|
[3] |
陈子燊, 黄强, 刘曾美.
基于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的三变量洪水风险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63-77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14
|
[4] |
陈文龙, 宋利祥, 邢领航, 张文明, 周建中.
一维-二维耦合的防洪保护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848-855.
|
[5] |
肖 毅, 邵学军, 周建银.
基于尖点突变的河型稳定性判定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179-185.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3.014
|
[6] |
邹强, 周建中, 周超, 陈生水, 宋利祥, 郭俊, 刘懿.
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323-333.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8.018
|
[7] |
李一平, 唐春燕, 余钟波, Acharya Kumud.
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模型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71-277.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9
|
[8] |
仇蕾, 王慧敏, 马树建.
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69-875.
|
[9] |
赖锡军.
水动力学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耦合的实时校正多变量分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241-248.
|
[10] |
徐利岗, 周宏飞, 李彦, 李晖, 汤英.
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6): 792-799.
|
[11] |
唐洪武, 雷燕, 顾正华.
河网水流智能模拟技术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32-237.
|
[12] |
赵景峰, 秦大河, 长岛秀树, 雷加强, 魏文寿.
博斯腾湖的咸化机理及湖水矿化度稳定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475-482.
|
[13] |
吴福生, 王文野, 姜树海.
含植物河道水动力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456-461.
|
[14] |
程卫帅, 陈进.
防洪体系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14-120.
|
[15] |
王晓红, 乔云峰,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77-81.
|
[16] |
李喆, 秦其明,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木, 王林.
基于RS/GIS的城市财产保险洪灾损失评估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70-674.
|
[17] |
汪富泉, 曹叔尤, 丁晶.
河湾形态演变的自组织及其稳定性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7-16.
|
[18] |
黄国如, 胡和平, 尹大凯.
马斯京根-康吉洪水演算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206-209.
|
[19] |
吴浩云.
杭嘉湖地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65-268.
|
[20] |
刘树坤, 李小佩, 李士功, 于天一.
小清河分洪区洪水演进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1991, 2(3): 188-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