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水科学进展》 第四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3): 518-518.
|
[2] |
谭高文, 韩昌海, 韩康, 余凯文.
低弗劳德数水流二级消力池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1): 71-8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1.008
|
[3] |
王忠静, 郑志磊, 徐国印, 蒋光昱.
基于线性二次型的多级联输水渠道最优控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383-3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10
|
[4] |
谭高文, 韩昌海, 余凯文.
低弗劳德数水流二级消力池体型参数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6): 848-85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6.010
|
[5] |
陈子燊, 高时友, 李鸿皓.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城市两级排涝标准衔接的设计暴雨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82-3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8
|
[6] |
周刚, 姚仕明, 秦翠翠, 贾鹏.
连续弯道水流模拟中二次流修正效果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266-27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12
|
[7] |
舒安平, 高静, 李芳华.
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塌岸引起河道横向变化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1): 77-82.
|
[8] |
刘安富, 杨 敏, 李会平, 董天松.
宽尾墩消力池透水底板脉动压力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43-248.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4
|
[9] |
孟玉川, 刘国东.
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327-334.
|
[10] |
叶茂, 伍超, 林威, 王飞, 王贵川.
侧向水平进水孔口立轴旋涡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42-845.
|
[11] |
胡江, 严以新, 杨胜发, 周华君.
新疆宽浅变迁河流桥位河段壅水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198-203.
|
[12] |
吴宇峰, 伍超, 刘小兵.
渐扩散水跃跃长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210-215.
|
[13] |
李福田, 刘沛清, 马宝峰.
高拱坝宽尾墩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185-188.
|
[14] |
戴会超, 王玲玲.
淹没水跃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184-188.
|
[15] |
王玲玲, 严忠民.
石梁河水库消力池强紊动水流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3): 363-367.
|
[16] |
刘焕芳, 苏萍, 李强.
深筒式消力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639-642.
|
[17] |
芮孝芳, 石朋.
基于地貌扩散和水动力扩散的流域瞬时单位线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439-444.
|
[18] |
郑旭荣, 邓志强, 申继红.
顺直河流横向紊动扩散系数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6): 670-674.
|
[19] |
李中枢, 潘艳华, 韩连超, 常志涛.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水力特性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1): 82-87.
|
[20] |
刘东生, 郑邦民.
水流热扩散系数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2, 3(1): 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