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炳方, 曾红伟, 马宗瀚, 苟思, 刘俊国, 王金霞, 蒋礼平.
完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指标的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553-56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04
|
[2] |
代小平, 周雯晶, 韩宇平, 窦明, 冯吉, Svensson Jesper.
作物相对水分利用效率与理论节水潜力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82-69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8
|
[3] |
周晋军, 刘家宏, 董庆珊, 王忠静, 王浩, 向晨瑶, 栾勇.
城市耗水计算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276-28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13
|
[4] |
苏里坦, 关东海, 王兴勇, 赵天宇.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耗水数值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511-517.
|
[5] |
陈皓锐, 黄介生, 伍靖伟, 杨金忠.
灌溉用水效率尺度效应研究评述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72-880.
|
[6] |
刘路广, 崔远来, 王建鹏.
基于水量平衡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96-702.
|
[7] |
毛晓敏, 尚松浩.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统计预测模型有效性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90-695.
|
[8] |
崔远来, 谭芳, 郑传举.
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6): 788-794.
|
[9] |
裴源生, 赵勇, 张金萍, 秦长海.
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07-512.
|
[10] |
张光辉, 费宇红, 严明疆, 刘中培, 王金哲.
灌溉农田节水增产对地下水开采量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350-355.
|
[11] |
肖新, 赵言文, 胡锋, 施国庆.
节水稻基农田作物轮作与灌溉模式需水规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67-573.
|
[12] |
董斌, 崔远来, 李远华.
水稻灌区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833-839.
|
[13] |
陈莹, 刘昌明, 赵勇.
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82-87.
|
[14] |
陈晓燕, 陆桂华, 秦福兴, 刘爱兰.
国外节水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526-532.
|
[15] |
史文娟, 康绍忠.
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供水的节水机理及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270-275.
|
[16] |
周维博, 李佩成.
我国农田灌溉的水环境问题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3): 413-417.
|
[17] |
王建生, 徐子恺, 姚建文.
单位水量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4): 429-434.
|
[18] |
陈仲全.
旱作农田沟种植垅覆盖集水试验
. 水科学进展,
1995, 6(3): 243-247.
|
[19] |
胡浩云, 谢森传, 惠士博.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水分运移数学模拟及灌溉模式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4): 278-284.
|
[20] |
郭宗楼.
非线性节水高产优化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4, 5(1): 5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