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启航, 夏军强, 邓珊珊, 周美蓉, 司金华, 张幸农.
窝崩区水流结构的概化水槽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3, 34(1): 144-1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3.01.014
|
[2] |
陈刚, 董增川, 王海军, 顾世祥, 杨红宣.
冰盖下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3, 34(2): 299-30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3.02.013
|
[3] |
程勇, 王文娥,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30°分水角明渠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638-64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11
|
[4] |
王文娥, 廖伟, 漆力健.
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94-40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9
|
[5] |
付辉, 郭新蕾, 杨开林, 郭永鑫, 王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倒虹吸进口上游垂向流速分布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6): 922-92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6.013
|
[6] |
马殿光, 董伟良, 徐俊锋.
沙波迎流面流速分布公式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3): 396-40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17
|
[7] |
冯镜洁, 李然, 唐春燕, 雍晓东.
含沙量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过程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5): 702-708.
doi: CNKI: 32.1309.P.20120824.1606.012
|
[8] |
马爱兴, 陆彦, 陆永军, 曹民雄.
明渠非恒定流流速分布及推移质运动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134-142.
doi: CNKI:32.1309.P.20120104.2014.013
|
[9] |
张卓, 宋志尧, 孔俊.
波流共同作用下流速垂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6): 801-807.
|
[10] |
孙一, 赵小娥, 王协康.
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00-605.
|
[11] |
孙东坡, 杨慧丽, 张晓松, 王二平.
桥墩冲刷坑的三维流场测量与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711-716.
|
[12] |
李艳红, 李栋, 范静磊.
含淹没植物河流水流紊动强度最大值及其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706-710.
|
[13] |
刘春晶, 李丹勋, 曲兆松, 王兴奎.
过渡区动床明渠流的流速分布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49-54.
|
[14] |
陈永灿, 朱德军.
梯形断面明渠中纵向离散系数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4): 511-517.
|
[15] |
周家俞, 陈立, 叶小云, 吴门伍, 黄荣敏.
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4): 506-510.
|
[16] |
刘艾明, 李大美, 詹才华.
环形生态水槽流动的特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433-438.
|
[17] |
刘焕芳, 苏萍, 李强.
深筒式消力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639-642.
|
[18] |
李丹勋, 王兴奎, 禹明忠.
悬移质运动增强水流紊动强度的一个必要条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416-419.
|
[19] |
肖勇, 金忠青.
固壁紊流流速分布指数型公式和阻力规律——(Ⅱ)过渡区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1): 64-68.
|
[20] |
肖勇, 金忠青.
固壁紊流流速分布指数型公式和阻力规律——(Ⅰ)粗糙区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48-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