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玉忠, 吴青柏, 贠汉伯.
北麓河多年冻土区降水及河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6): 778-785.
|
[2] |
章卫胜, 张金善, 林瑞栋, 宗虎城.
中国近海潮汐变化对外海海平面上升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43-250.
|
[3] |
张光辉, 费宇红, 刘春华, 冯慧敏, 严明疆, 王金哲.
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28-234.
|
[4] |
张东, 黄兴宇, 李成杰.
硫和氧同位素示踪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来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3): 418-426.
|
[5] |
刘光生, 王根绪, 孙向阳, 高洋.
多年冻土区风火山流域降水河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5): 621-627.
doi: CNKI: 32.1309.P.20120824.1606.003
|
[6] |
章斌, 郭占荣, 高爱国, 袁晓婕, 李开培, 马志勇.
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539-548.
doi: CNKI:32.1309.P.20120614.2251.019
|
[7] |
郭占荣, 黄磊, 袁晓婕, 刘花台, 李开培.
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1): 118-125.
|
[8] |
蒲俊兵, 袁道先, 蒋勇军, 苟鹏飞, 殷建军.
重庆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28-636.
|
[9] |
滕彦国, 左锐, 王金生, 林学钰.
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27-136.
|
[10] |
刘吉峰, 李世杰, 丁裕国.
基于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技术的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预估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84-191.
|
[11] |
史良胜, 杨金忠, 林琳, 李少龙.
基于尺度因素的地下水随机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39-43.
|
[12] |
蒋颖魁, 刘丛强, 陶发祥.
贵州乌江水系河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558-565.
|
[13] |
章光新, 邓伟, 何岩, Ramsis Salama.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20-28.
|
[14] |
徐海量, 宋郁东, 陈亚宁.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变化规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223-226.
|
[15] |
马兴旺, 李保国, 吴春荣, 彭鸿嘉, 郭有祯.
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影响下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的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85-90.
|
[16] |
顾慰祖, 陆家驹, 陈廷扬, 徐其高, Norman E. Peters.
中国陆地水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5): 535-541.
|
[17] |
金光炎, 汪家权, 郑三元, 宋家常.
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
. 水科学进展,
1997, 8(1): 16-24.
|
[18] |
姜翠玲, 夏自强, 刘凌, 赵胜领, 王磊, 万正成, 郑文兰.
污水灌溉土壤及地下水三氮的变化动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83-188.
|
[19] |
吴丰昌, 万国江, 蔡玉蓉, 万曦.
控制湖泊水体化学组成的地球化学原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69-175.
|
[20] |
石玉波, 周之豪.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分解协调优化方法
. 水科学进展,
1996, 7(3): 239-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