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润亮, 李涛, 余欣, 夏军强, 张俊华.
小浪底水库“腾库迎洪”期异重流形成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184-19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4
|
[2] |
樊靖郁, 陈春燕, 赵亮, 王岱峰, 王道增.
床面粗糙度和底床渗透率对泥-水界面物质交换特性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2): 232-23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2.009
|
[3] |
陈孝兵, 郑春阳, 袁越.
河床沉积物非均质性影响下的潜流交换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2): 220-22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07
|
[4] |
王煜, 彭少明, 郑小康, 尚文绣, 蒋桂芹, 周翔南.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的适应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32-64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3
|
[5] |
姬雨雨, 陈求稳, 施文卿, 易齐涛, 林育青.
水库运行对漫湾库区洲滩水热交换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73-7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09
|
[6] |
李涛, 邹健, 张俊华, 王子路, 马怀宝.
拟焦沙模拟低含沙量异重流运动初步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6): 858-86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6.011
|
[7] |
张玮, 王旭, 雷晓辉, 刘攀, 王浩.
一种基于DS理论的水库适应性调度规则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685-69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09
|
[8] |
刘东升, 赵坚, 吕辉.
大坝下游河岸带冬夏季水热交换特征对比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124-13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14
|
[9] |
王增辉, 夏军强, 李涛, 郜国明, 张俊华.
水库异重流一维水沙耦合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1): 74-8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1.010
|
[10] |
夏军, 石卫, 雒新萍, 洪思, 宁理科, Christopher J Gippel.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性管理新认识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279-28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19
|
[11] |
李书霞, 夏军强, 张俊华, 刘沛清, 王艳平.
水库浑水异重流潜入点判别条件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363-368.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8.014
|
[12] |
许文盛, 陈立, 赵德招, 刘欣桐.
Na+对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37-543.
|
[13] |
胡兴娥, 李云中, 李明超.
三峡水库135m运行阶段永久船闸下引航道泥沙淤积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1-7.
|
[14] |
余斌.
浊流和泥石流的异重流初期潜入点的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27-35.
|
[15] |
蒋成义, 吴春笃, 黄卫东, 勾全增.
辐流式二沉池中异重流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46-852.
|
[16] |
赖锡军, 汪德爟, 姜加虎, 黄群.
斜坡上异重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42-347.
|
[17] |
赵连军, 谈广鸣, 韦直林, 张红武, 江恩惠.
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计算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155-163.
|
[18] |
薛联青, 吕锡武, 吴磊.
湖水-沉积物界面内源物质交换动态复水模拟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189-192.
|
[19] |
谭维炎.
盐水楔运动规律的研究述评
. 水科学进展,
1994, 5(2): 149-159.
|
[20] |
程年生, 朱立俊.
床面附近泥沙交换率在悬移质输沙计算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3, 4(4): 274-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