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龚政, 黄诗涵, 徐贝贝, 朱思谕, 张岩松, 周曾.
江苏中部沿海潮滩对台风暴潮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2): 243-25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09
|
[2] |
程亮, 胡霞, 王宗志, 刘克琳.
工业用水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形成机制——以山东省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73-68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7
|
[3] |
尹小玲, 赵雪峰.
径潮共同作用对径流型河口盐水上溯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118-12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4
|
[4] |
孙昭华, 严鑫, 谢翠松, 李奇.
长江口北支倒灌影响区盐度预测经验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213-22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06
|
[5] |
陆倩, 龚政, 周曾, 张长宽.
淤泥质海岸入海河口闸下港道河相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51-76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13
|
[6] |
贺瑞敏, 张建云, 鲍振鑫, 严小林, 王国庆, 刘翠善.
海河流域河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1): 1-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1.001
|
[7] |
高坛光, 张廷军, 康世昌, 曹琳.
冰川径流温度及其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885-89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5
|
[8] |
陈文龙, 邹华志, 董延军.
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动力特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5): 713-723.
|
[9] |
司伟, 包为民, 瞿思敏.
洪水预报产流误差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497-503.
|
[10] |
卢陈, 袁丽蓉, 高时友, 陈荣力, 苏波.
潮汐强度与咸潮上溯距离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51-257.
|
[11] |
方立刚, 李宏丽, 陈水森.
基于反射光谱的珠江口咸潮遥感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403-408.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7.007
|
[12] |
姚月锋, 满秀玲, 蔡体久.
东北小流域夏季枯水径流对覆被变化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789-794.
|
[13] |
唐建华, 赵升伟, 刘玮祎, 陶静, 缪世强.
三峡水库对长江河口北支咸潮倒灌影响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54-560.
|
[14] |
张蔚, 严以新, 郑金海, 吴宏旭.
珠江三角洲年际潮差长期变化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77-83.
|
[15] |
张龙军, 姜波, 张向上, 刘建栋.
基于泥沙中碳含量的变化表征黄河调水调沙入海泥沙的扩散范围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53-159.
|
[16] |
陈水森, 方立刚, 李宏丽, 张立新.
珠江口咸潮入侵分析与经验模型——以磨刀门水道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751-755.
|
[17] |
许炯心, 孙季.
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690-695.
|
[18] |
槐文信, 柴田敏彦.
浅水型河道中扩散器垂向排放的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1): 1-6.
|
[19] |
王超.
多孔T型扩散器排放流态特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3): 176-181.
|
[20] |
李蝶娟, 周冰清.
自回归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4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