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科翰, 徐梦珍, 张晨笛, 王兆印.
阶梯-深潭结构对沟道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6): 978-98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6.012
|
[2] |
张中天, 金光球, 陈鹤翔, 唐洪武, 李凌.
胶体颗粒在潜流带中沉积过程及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5): 738-75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5.009
|
[3] |
周鸿翔, 郑延丰, 吴劳生, 陈铖, 曾令藻.
孔隙尺度多孔介质流体流动与溶质运移高性能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422-43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12
|
[4] |
谭博, 刘曙光, 代朝猛, 邓慧萍, 周辉, 丰莎.
滨海地下水交互带中的胶体运移行为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5): 788-80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5.017
|
[5] |
张晨笛, 李志威, 王兆印.
碰撞作用下单个阶梯-深潭稳定性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05-71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08
|
[6] |
张维, 唐翔宇, 鲜青松.
紫色土坡地泥岩裂隙潜流中的胶体迁移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43-54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11
|
[7] |
李娜, 任理.
连续时间随机游动理论模拟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 881-886.
doi: CNKI: 32.1309.P.20121101.1755.002
|
[8] |
窦 智, 周志芳, 李兆峰.
多孔介质油水两相k~s~p关系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06-213.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3.018
|
[9] |
陈家军, 尚光旭, 杨官光, 田亮.
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261-268.
|
[10] |
金光球, 李凌.
河流中潜流交换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85-293.
|
[11] |
王康, 张仁铎, 周祖昊.
多孔介质中非均匀流动模式信息特性聚类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5): 714-721.
|
[12] |
陆乐, 吴吉春, 王晶晶.
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蒙特卡罗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333-338.
|
[13] |
李海明, 吴锦兰, 贾晓玉, 王博, 郑西来.
滨海含水介质胶体对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吸附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339-344.
|
[14] |
支银芳, 陈家军, 杨周喜, 郑冰, 杨官光.
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151-157.
|
[15] |
王康, 张仁铎, 缴锡云.
多孔介质中非均匀流动特性的染色示踪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662-667.
|
[16] |
朱兆洲, 刘丛强, 王中良, 王仕禄, 周志华, 李军.
龙感湖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785-789.
|
[17] |
刘建国, 王洪涛, 聂永丰.
多孔介质中溶质有效扩散系数预测的分形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4): 458-462.
|
[18] |
刘建国, 王洪涛, 聂永丰.
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预测的分形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269-275.
|
[19] |
刘晓丽, 梁冰, 薛强.
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描述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69-773.
|
[20] |
黄国如, 胡和平, 尹大凯.
马斯京根-康吉洪水演算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206-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