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海峰, 刘杰, 韩露, 王珍珍, 张国庆, 叶婷婷.
长江口泥沙运动形式分类及对深水航道淤积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5): 754-76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5.006
|
[2] |
陈永平, 陈雨航, 徐振山, EbenezerOtoo, 周安骐.
排海污水挟沙射流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671-68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14
|
[3] |
晏自立, 徐元, 李丹勋.
推移质翻越低坝输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56-36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5
|
[4] |
赵颖旺, 武强.
有限单元法模拟地下水流的水头反常现象——对流量计算的作用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50-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06
|
[5] |
徐元, 朱德军, 孟震, 李丹勋.
河床粗化过程中推移质输移特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339-34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05
|
[6] |
姚仕明, 王洪杨, 毛北平.
长江中游城汉河段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29-33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2
|
[7] |
王浩, 袁强, 孟震, 龚家国.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推移质运动特征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49-85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7
|
[8] |
李志威, 王兆印, 李文哲, 张晨笛, 吕立群.
卵石沙洲发育与冲刷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797-805.
|
[9] |
张磊, 钟德钰, 王光谦, 吴保生.
基于动理学理论的推移质输沙公式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92-698.
|
[10] |
陆彦, 陆永军, 李寿千.
渗流边界上推移质输沙率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215-221.
|
[11] |
周刚, 王虹, 邵学军, 假冬冬, 胡德超.
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Ⅰ.模型建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145-152.
|
[12] |
段学花, 王兆印.
生物栖息地隔离对河流生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86-91.
|
[13] |
顾杰, 黄静, 李志伟.
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在横流中对流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483-488.
|
[14] |
陈静, 黄冠华, 黄权中.
一维均质与非均质土柱中溶质迁移的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299-304.
|
[15] |
刘春晶, 李丹勋, 曲兆松, 王兴奎.
过渡区动床明渠流的流速分布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49-54.
|
[16] |
刘建国, 王洪涛, 聂永丰.
多孔介质中溶质有效扩散系数预测的分形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4): 458-462.
|
[17] |
杨具瑞, 方铎, 何文社, 刘兴年.
推移质输沙率的非线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36-40.
|
[18] |
刘青泉, 周济福, 舒安平.
床面附近泥沙运动的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5): 569-575.
|
[19] |
戴申生.
台湾水文科学进展
. 水科学进展,
1995, 6(2): 169-169.
|
[20] |
郭俊克, 惠遇甲.
Einstein床沙质输移理论的再研究——关于粗颗粒床沙质输沙率的计算
. 水科学进展,
1992, 3(1): 3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