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扬李, 周祖昊, 刘佳嘉, 王鹏翔, 李玉庆, 朱熠明, 姜欣彤, 王康, 王富强.
基于水热耦合的青藏高原分布式水文模型——Ⅱ.考虑冰川和冻土的尼洋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2): 201-21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2.005
|
[2] |
王煜, 彭少明, 尚文绣, 郑小康, 周翔南, 李勇.
基于水-沙-生态多因子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机制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4): 534-54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4.005
|
[3] |
陆颖, 何大明, 何开为, 袁旭.
澜沧江-湄公河水电站单位发电耗水量分析计算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415-42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14
|
[4] |
李春晖, 孙炼, 张楠, 王烜, 蔡宴朋, 徐萌.
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307-31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16
|
[5] |
何大明, 刘恒, 冯彦, 倪广恒, 孔令杰, 龙爱华, 张长春.
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928-93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16
|
[6] |
《水科学进展》编辑部.
著作权使用说明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65-265.
|
[7] |
《水科学进展》编辑部.
著作权使用说明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33-33.
|
[8] |
王宗志, 张玲玲, 王银堂, 金菊良, 程亮.
基于初始二维水权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框架初析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590-598.
doi: CNKI:32.1309.P.20120614.2250.010
|
[9] |
冯龙庆, 刘明亮, 张运林, 殷燕, 时志强, 刘笑菡.
夏季丰水期河流输入对太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贡献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1): 104-111.
|
[10] |
王智勇, 陈永灿, 朱德军, 刘昭伟.
一维-二维耦合的河湖系统整体水动力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16-522.
|
[11] |
黄英, 刘新有.
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沙年内分配的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385-391.
|
[12] |
胡江, 严以新, 杨胜发, 周华君.
新疆宽浅变迁河流桥位河段壅水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198-203.
|
[13] |
王学凤, 赵建世, 王忠静, 翁文斌, 李海红.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241-245.
|
[14] |
何大明, 冯彦, 陈丽晖, 甘淑, 苟俊华.
跨境水资源的分配模式、原则和指标体系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55-262.
|
[15] |
耿雷华, 陈霁巍, 刘恒, 钟华平.
国际河流开发给中国的启示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95-299.
|
[16] |
冯彦, 何大明.
国际河流的水权及其有效利用和保护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124-128.
|
[17] |
罗强, 宋朝红, 雷声隆.
水资源系统的点权核及层次结构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6): 696-700.
|
[18] |
张翔, 丁晶.
提高多层前馈网络推广能力的权值控制算法
. 水科学进展,
1998, 9(4): 373-377.
|
[19] |
熊莉芸.
国际水科学学术组织简介
. 水科学进展,
1995, 6(3): 261-262.
|
[20] |
陶传考.
1993年水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 水科学进展,
1993, 4(3): 189-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