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玉升, 畅建霞, 黄强, 陈晓楠, 黄会勇.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调度实时控制策略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133-13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15
|
[2] |
万芳, 周进, 原文林.
大规模跨流域水库群供水优化调度规则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3): 448-45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3.013
|
[3] |
贾本有, 钟平安, 陈娟, 吴业楠.
复杂防洪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560-57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13
|
[4] |
尚毅梓, 吴保生, 李铁键, 王光谦.
渠道分水扰动可预知算法设计与仿真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242-248.
|
[5] |
刘玉年, 施勇, 程绪水, 栾震宇.
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177-183.
|
[6] |
甘富万, 李义天, 邓金运, 陈建.
水库排沙调度优化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63-868.
|
[7] |
方红远, 甘升伟, 余莹莹.
区域供水系统干旱历时特性综合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95-101.
|
[8] |
丁勇, 梁昌勇, 方必和.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水库联合调度方案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591-597.
|
[9] |
张胜利, 李靖, 韩创举, 王德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林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影响——以秦岭南坡中山地带火地塘林区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4): 559-565.
|
[10] |
窦明, 谢平, 夏军, 张万顺, 侯丙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水华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6): 714-718.
|
[11] |
张超, 陈武.
大型复杂引水系统运行调度仿真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215-221.
|
[12] |
王栋, 许圣斌.
水库群系统防洪联合调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118-124.
|
[13] |
王银堂, 胡四一, 周全林, 文丹, 王方清, 吴泽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优化调度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72-80.
|
[14] |
任立良, 刘新仁.
数字高程模型在流域水系拓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2): 129-134.
|
[15] |
吴畏, 周斌, 王银堂, 吴永祥, 谢自银, 张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工作成果信息系统技术开发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4): 418-423.
|
[16] |
程春田, 王本德, 李成林, 李新亭.
白山、丰满水库群实时洪水联合调度系统设计与开发
. 水科学进展,
1998, 9(1): 29-34.
|
[17] |
谭培伦.
三峡为中心的长江防洪系统实时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31-335.
|
[18] |
张建云, 陈洁云.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优化调度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3): 198-204.
|
[19] |
刘健民, 张世法, 刘恒.
京津唐地区水资源大系统供水规划和调度优化的递阶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3, 4(2): 98-105.
|
[20] |
龙子泉, 白宪台.
抽水灌溉系统站库联合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3, 4(2): 106-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