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军强, 董柏良, 周美蓉, 王小杰, 夏军.
城市洪涝中人体失稳机理与判别标准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153-16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15
|
[2] |
王思如, 顾一成, 杨大文, 孙金华, 胡庆芳, 张熹.
长江下游典型平原城市感潮河网水动力提升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91-1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09
|
[3] |
陈子燊, 高时友, 李鸿皓.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城市两级排涝标准衔接的设计暴雨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82-38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8
|
[4] |
陶亚, 雷坤, 夏建新.
突发水污染事故中污染物输移主导水动力识别——以深圳湾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6): 888-89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6.010
|
[5] |
邓云, 肖尧, 脱友才, 何天福.
三峡工程对宜昌-监利河段水温情势的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4): 551-56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4.009
|
[6] |
宋利祥, 杨芳, 胡晓张, 杨莉玲, 周建中.
感潮河网二维水流-输运耦合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550-559.
|
[7] |
李光炽, 钱真.
感潮河道区间入流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66-271.
|
[8] |
张新周, 窦希萍, 王向明, 王惠民, 赵晓冬, 徐雪松.
感潮河段丁坝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22-228.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1
|
[9] |
曹绮欣, 孙昭华, 冯秋芬.
三峡水库调节作用对长江近河口段水文水动力特性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 844-850.
doi: CNKI: 32.1309.P.20121101.1756.006
|
[10] |
包为民, 张小琴, 瞿思敏, 江鹏, 陈斌.
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94-799.
|
[11] |
肖义, 郭生练, 刘攀, 熊立华, 方彬.
分期设计洪水频率与防洪标准关系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54-60.
|
[12] |
林高松, 李适宇, 江峰.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的感潮河流环境容量优化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17-322.
|
[13] |
黄国如, 胡和平, 田富强.
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感潮河段洪水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58-162.
|
[14] |
卢祥兴, 韩曾萃.
钱塘江尖山河段北岸治江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52-556.
|
[15] |
姚文艺, 王德昌, 李广有.
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固堤启动工程减淤效果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455-459.
|
[16] |
施勇, 胡四一.
感潮河网区水沙运动的数值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431-438.
|
[17] |
徐贵泉, 褚君达, 吴祖扬, 陈庆江.
感潮河网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375-380.
|
[18] |
宋立松, 魏高峰.
感潮河段水位过程预报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302-306.
|
[19] |
芮孝芳.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形成及趋势
. 水科学进展,
1996, 7(3): 221-225.
|
[20] |
胡昌新.
感潮河流准动态水质回荡模型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4, 5(4): 280-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