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玉香, 胡伟, 杨琰.
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1): 123-13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13
|
[2] |
陆垂裕, 李慧, 孙青言, 王浩, 严聆嘉, 张博.
分布式“河道-沉陷区-地下水”水循环耦合模型——Ⅱ:模型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3): 366-37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3.004
|
[3] |
孔莉莉, 张展羽, 朱磊.
水文过程中灌区农田非点源氮的归趋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6): 853-860.
|
[4] |
贾仰文, 王浩, 周祖昊, 游进军, 甘治国, 仇亚琴, 陆垂裕, 罗翔宇.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Ⅰ.模型开发与验证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8.
|
[5] |
贾仰文, 王浩, 甘泓, 游进军, 仇亚琴, 甘治国, 周祖昊, 杨贵羽.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Ⅱ.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9-15.
|
[6] |
赵永, 王劲峰, 蔡焕杰.
水资源问题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5): 756-762.
|
[7] |
谢先红, 崔远来, 蔡学良.
灌区塘堰分布分形描述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6): 858-863.
|
[8] |
张应华, 仵彦卿, 温小虎, 苏建平.
环境同位素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738-747.
|
[9] |
陆桂华, 何海.
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419-424.
|
[10] |
田娟, 郭宗楼, 姚水萍.
灌区灌溉管理质量指标的综合因子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84-288.
|
[11] |
刘昌明.
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若干问题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08-614.
|
[12] |
高前兆, 仵彦卿.
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91-396.
|
[13] |
王晓红, 乔云峰,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77-81.
|
[14] |
郭纯青.
海南琼北复式含水层系统水循环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79-383.
|
[15] |
徐建新, 白雪梅, 沈晋, 邱林.
灌区水资源实时优化调配决策软件研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78-183.
|
[16] |
刘苏峡.
世纪之交的水文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113-117.
|
[17] |
刘昌明, 孙睿.
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3): 251-259.
|
[18] |
郑世宗, 袁宏源, 李远华, 郭宗楼, 崔远来, 纪珠宝, 李记马.
霍泉灌区出流量预测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4): 382-387.
|
[19] |
龙子泉, 白宪台, 郭宗楼, 欧光华.
四湖排水系统运行规划优化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37-244.
|
[20] |
沈菊琴, 许卓明, 李寿声, 张光虔, 陈海涛.
潘庄灌区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2): 130-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