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刚, 董增川, 王海军, 顾世祥, 杨红宣.
冰盖下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3, 34(2): 299-30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3.02.013
|
[2] |
程勇, 王文娥, 胡明宇, 凌刚, 胡笑涛.
30°分水角明渠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638-64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11
|
[3] |
夏云峰, 成泽霖, 徐福敏, 徐华, 张帆一.
波浪作用下的床面切应力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6): 944-9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6.013
|
[4] |
张英豪, 赖锡军, 张琳, 姚昕, 邓焕广.
风浪作用下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的影响——以太湖中两种典型沉水植物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441-44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14
|
[5] |
熊立华, 刘烁楠, 熊斌, 许文涛.
考虑植被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5): 625-63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5.003
|
[6] |
吴永妍, 陈永灿, 刘昭伟.
明渠收缩过渡段流速分布及紊动特性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3): 346-35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3.004
|
[7] |
杨胜发, 张鹏, 胡江, 李文杰, 陈阳.
明渠均匀流Q结构分布及运动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3): 430-43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3.011
|
[8] |
张金凤, 常璐, 马平亚.
高雷诺数顶盖驱动方腔流实验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250-2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13
|
[9] |
李文哲, 王兆印, 李志威, 张晨笛, 吕立群.
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3): 374-382.
|
[10] |
单楠, 阮晓红, 冯杰.
水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界定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581-589.
doi: CNKI:32.1309.P.20120614.2250.011
|
[11] |
庞启秀, 白玉川, 杨 华, 张瑞波, 贾志博.
淤泥质浅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剖面确定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249-255.
doi: CNKI: 32.1309.P.20120224.2002.005
|
[12] |
李寿千, 陆彦, 陆永军.
渗流作用下床面切应力响应机理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09-515.
|
[13] |
孙一, 赵小娥, 王协康.
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00-605.
|
[14] |
倪志辉, 宋志尧.
近底层潮流速分布模式比较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89-94.
|
[15] |
刘同宦, 郭炜, 詹磊.
90°支流入汇区域时均流速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485-489.
|
[16] |
秦毅, 曹如轩, 郑学萍, 陈杰.
高含沙浑水静态剪切应力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6): 863-867.
|
[17] |
闫文辉, 张常贤, 陈宁宁, 高歌.
用Gao-Yong湍流方程组数值模拟高雷诺数顶盖驱动方腔流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3): 428-433.
|
[18] |
洪大林, 缪国斌, 邓东升, 谢瑞, 张思和, 姬昌辉.
粘性原状土起动切应力与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774-779.
|
[19] |
唐学林, 钱忠东, 吴玉林.
二阶双系数动态亚格子应力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50-55.
|
[20] |
邓伟, 严登华, 何岩, 章光新.
流域水生态空间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41-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