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捷铭, 贾绍凤.
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48-5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05
|
[2] |
陆颖, 何大明, 何开为, 袁旭.
澜沧江-湄公河水电站单位发电耗水量分析计算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415-42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14
|
[3] |
何大明, 刘恒, 冯彦, 倪广恒, 孔令杰, 龙爱华, 张长春.
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928-93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16
|
[4] |
周婷, 郑航.
科罗拉多河水权分配历程及其启示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893-9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6
|
[5] |
宋策, 周孝德, 唐旺.
水库对河流水温影响的评价指标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3): 419-426.
doi: CNKI: 32.1309.P.20120501.1617.004
|
[6] |
铁永波, 唐川.
冰湖溃决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48-452.
|
[7] |
周林飞, 许士国, 孙万光.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扎龙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05-213.
|
[8] |
高永胜, 王浩, 王芳.
河流健康生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252-257.
|
[9] |
贺瑞敏, 张建云, 王国庆, 宋兰兰.
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730-735.
|
[10] |
来海亮, 汪党献, 吴涤非.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95-101.
|
[11] |
倪深海, 顾颖, 王会容.
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05-709.
|
[12] |
陈莹, 刘昌明, 赵勇.
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82-87.
|
[13] |
赵彦伟, 杨志峰.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49-355.
|
[14] |
郑德凤, 王本德, 年廷凯.
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糊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5): 720-725.
|
[15] |
夏继红, 严忠民, 蒋传丰.
河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45-348.
|
[16] |
耿雷华, 陈霁巍, 刘恒, 钟华平.
国际河流开发给中国的启示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95-299.
|
[17] |
冯彦, 何大明.
国际河流的水权及其有效利用和保护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124-128.
|
[18] |
宋松柏, 蔡焕杰, 徐良芳.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5): 647-652.
|
[19] |
王景雷, 吴景社, 齐学斌, 杨保中, 赵辉, 樊向阳.
节水灌溉评价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521-525.
|
[20] |
左东启, 戴树声, 袁汝华, 李鸿业, 芮孝芳.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67-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