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平安, 唐洪武.
淮河中下游洪涝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5): 746-75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5.011
|
[2] |
张防修, 韩龙喜, 王明, 黄瑞.
主槽一维和滩地二维侧向耦合洪水演进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4): 560-566.
|
[3] |
陈炼钢, 施勇, 钱新, 金秋, 赖晓珍, 王帅.
闸控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Ⅱ.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6): 856-863.
|
[4] |
张大伟, 程晓陶, 黄金池, 何晓燕.
基于Godunov格式的溃坝水流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167-172.
|
[5] |
陆永军, 左利钦, 季荣耀, 毛继新.
水沙调节后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318-324.
|
[6] |
罗军刚, 解建仓, 陈田庆, 汪妮.
基于事例推理技术的水库洪水调度研究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32-39.
|
[7] |
董壮, 龚政, 韩青.
改进σ坐标下的三维水流传质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5): 717-723.
|
[8] |
陆桂华, 吴志勇, 雷Wen, 张建云.
陆气耦合模型在实时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847-852.
|
[9] |
解以扬, 李大鸣, 李培彦, 沈树勤, 殷剑敏, 韩素芹, 曾明剑, 辜晓青.
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84-390.
|
[10] |
王才君, 郭生练, 刘攀, 周芬, 熊立华.
三峡水库动态汛限水位洪水调度风险指标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76-381.
|
[11] |
王本德, 于义彬, 刘金禄, 王淑英.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模糊循环迭代模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233-237.
|
[12] |
唐勇, 胡和平, 田富强, 卢麾.
鳌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295-299.
|
[13] |
周惠成, 梁国华, 王本德, 殷峻暹.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通用化模板设计与开发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1): 42-48.
|
[14] |
刘学, 王兴奎, 王光谦.
基于GIS与数学模型集成的泥沙过程可视化分析系统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235-240.
|
[15] |
王士强.
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3): 193-199.
|
[16] |
仲志余, 徐承隆, 胡维忠.
长江中下游水文学洪水演进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54-360.
|
[17] |
陈界仁, 陈国祥.
黄河河口段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5, 6(4): 297-303.
|
[18] |
何青, 万兆惠.
黄河下游限制弯曲段河道冲淤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4, 5(2): 119-125.
|
[19] |
刘熔.
淮河临淮岗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28-135.
|
[20] |
薛禹群, 谢春红, 吴吉春.
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