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磊, 高超, 王志刚, 王晓艳, 章四龙, 陈娜.
基于非线性相关性和复杂网络的径流相似性分区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3): 442-45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3.008
|
[2] |
胡春宏, 郑春苗, 王光谦, 张建云, 王超, 姚檀栋, 王焰新, 赖明勇, 倪广恒, 王雨春, 张弛, 田富强.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3): 337-35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3.001
|
[3] |
闫静, 王晓丽, 陈红, 余洋, 林青炜.
淹没植物条件下明渠KH涡的垂向几何尺度和频率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5): 770-77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5.012
|
[4] |
王国庆, 张建云, 管晓祥, 鲍振鑫, 刘艳丽, 贺瑞敏, 金君良, 刘翠善, 陈鑫.
中国主要江河径流变化成因定量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13-32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1
|
[5] |
杨苗, 龚家国, 赵勇, 赵翠平.
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709-71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11
|
[6] |
郭剑, 沈伟, 李同录, 沈月强, 雷雨露.
一种流动性滑坡涌浪动力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2): 273-28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2.012
|
[7] |
南军虎, 马保泰, 王煜搏, 牛争鸣, 洪镝.
水平旋流消能工水力学研究方法适宜性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3): 390-39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3.011
|
[8] |
郝振纯, 苏振宽.
土地利用变化对海河流域典型区域的径流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491-49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5
|
[9] |
尚晓三, 王式成, 王振龙, 王栋.
基于样本熵理论的自适应小波消噪分析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182-188.
|
[10] |
张强, 陈桂亚, 许崇育, 许有鹏, 刘春玲, 姜彤.
长江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可能影响原因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80-85.
|
[11] |
徐东霞, 章光新, 尹雄锐.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16-421.
|
[12] |
焦爱萍, 刘沛清, 刘宪亮.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不同流量比两股射流水垫塘的消能特性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38-244.
|
[13] |
曹建廷, 秦大河, 罗勇, 赵建世.
长江源区1956-2000年径流量变化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29-33.
|
[14] |
王国庆, 张建云, 贺瑞敏.
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汾河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853-858.
|
[15] |
武道吉, 张永吉, 李圭白, 谭风训.
湍流混合动力学机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06-709.
|
[16] |
秦伯强, David K. Stevens.
一个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水环境中的适用性试验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143-152.
|
[17] |
林鹏, 陈立.
挟沙水流紊动特征的小波分析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450-454.
|
[18] |
张世法, 崔新文.
径流的趋势分析和概率预测
. 水科学进展,
1995, 6(1): 22-28.
|
[19] |
王宗太.
乌鲁木齐河大西沟小冰期(盛)以来的径流变化
. 水科学进展,
1993, 4(4): 260-267.
|
[20] |
曹叔尤, 方铎.
河流动力学进展
. 水科学进展,
1992, 3(4): 319-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