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庄, 晁建颖, 张丽, 解宇锋, 庄巍, 何斐.
中国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3): 432-44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3.014
|
[2] |
杨寅群, 李怀恩, 杨方社.
基于数学模型的陕西黑河水源区植被过滤带效果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42-48.
|
[3] |
林声盼, 荆长伟, MOORE Nathan, 吴嘉平.
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对流域地形特征参数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4): 457-463.
doi: CNKI:32.1309.P.20120614.2158.004
|
[4] |
赵广举, 田鹏, 穆兴民, 高俊峰, 李恒鹏, 张增信.
基于PCRaster的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80-86.
doi: CNKI:32.1309.P.20111125.1632.002
|
[5] |
李家科, 李怀恩, 沈冰, 秦耀民, 董雯.
渭河干流典型断面非点源污染监测与负荷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18-828.
|
[6] |
钱进, 王超, 王沛芳, 侯俊.
河湖滨岸缓冲带净污机理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1): 139-144.
|
[7] |
王建中, 刘凌, 宋兰兰.
坡地氮磷流失过程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31-536.
|
[8] |
石朋, 芮孝芳, 瞿思敏, 陈喜.
一个网格型松散结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5): 662-670.
|
[9] |
孙立群, 胡成, 陈刚.
TOPMODEL模型中的DEM尺度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5): 699-706.
|
[10] |
李强坤, 李怀恩, 胡亚伟, 孙娟.
黄河干流潼关断面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460-466.
|
[11] |
高龙华, 张文海.
非点源污染空间连续分布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439-443.
|
[12] |
曾思育, 杜鹏飞, 陈吉宁.
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的比较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108-112.
|
[13] |
沈志良.
长江氮的输送通量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52-759.
|
[14] |
熊立华, 郭生练, 田向荣.
基于DEM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4): 517-520.
|
[15] |
曾勇, 杨志峰.
官厅水库跨区域水质改善政策的冲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40-44.
|
[16] |
牛振国, 李保国, 张凤荣, 陈焕伟.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3): 303-307.
|
[17] |
薛金凤, 夏军, 马彦涛.
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649-656.
|
[18] |
张建云.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47-551.
|
[19] |
任立良, 刘新仁.
数字高程模型信息提取与数字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463-469.
|
[20] |
任立良, 刘新仁.
数字高程模型在流域水系拓扑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2): 129-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