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自立, 徐元, 李丹勋.
推移质翻越低坝输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3): 356-36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3.005
|
[2] |
李文杰, 李娜, 杨胜发, 王涛.
基于挟沙力的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26-73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10
|
[3] |
李文杰, 杨胜发, 付旭辉, 肖毅.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淤积特点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76-68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9
|
[4] |
阚光远, 刘志雨, 李致家, 姚成, 周赛.
新安江产流模型与改进的BP汇流模型耦合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21-28.
doi: CNKI:32.1309.P.20120104.2012.004
|
[5] |
罗优, 陈立, 许文盛, 苏畅.
三峡水库下游宜昌—昌门溪河段河床调整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6): 807-812.
|
[6] |
苏畅, 沈志良, 姚云, 曹海荣.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99-105.
|
[7] |
唐洪武, 雷燕, 顾正华.
河网水流智能模拟技术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232-237.
|
[8] |
廖建华, 许炯心, 杨永红.
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60-170.
|
[9] |
齐义泉, 张志旭, 李志伟, 李毓湘, 施平.
人工神经网络在海浪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32-35.
|
[10] |
王文圣, 熊华康, 丁晶.
日流量预测的小波网络模型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82-386.
|
[11] |
黄国如, 胡和平, 田富强.
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感潮河段洪水位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58-162.
|
[12] |
覃光华, 丁晶, 李眉眉, 倪长健.
敏感型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63-166.
|
[13] |
杨建强, 罗先香.
MATLAB软件工具箱简介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2): 237-242.
|
[14] |
钟德钰, 王士强, 王光谦.
细颗粒对粗颗粒床沙质输沙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1): 1-6.
|
[15] |
苑希民, 刘树坤, 陈浩.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泥沙洪水预报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4): 393-398.
|
[16] |
胡铁松, 袁鹏, 丁晶.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1995, 6(1): 76-82.
|
[17] |
胡铁松, 万永华, 冯尚友.
水库群优化调度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1): 53-60.
|
[18] |
蔡煜东, 姚林声.
径流长期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水科学进展,
1995, 6(1): 61-65.
|
[19] |
刘国纬.
纪念泥沙专家方宗岱先生
. 水科学进展,
1994, 5(4): 333-334.
|
[20] |
齐璞.
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新认识
. 水科学进展,
1993, 4(2): 153-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