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cul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environments in Haihe River basins
-
摘要: 利用多目标多阶段互动优化模型计算了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确定了海河流域在南水北调、经济常规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过程变化,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现状处于严重的生态环境不可承载状态;②到2033年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良好状态;③海河流域生态环境临界可承载年2033年,可承载人口为15 730万,比自然预测人口15 100万多630万,工业、农业、生态及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将分别是28%、43%、18%、11%。
-
关键词:
- 生态环境 /
- 承载能力 /
- 多目标多阶段互动优化模型 /
- 海河流域
Abstract: An interactional optimization model of multi-objectives and multi step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environments related to water,and determine the course change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case of the water supply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the economical normal development and the graduall amelioration of eco-environment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①Haihe River basin is now in a serious over loading state of eco-environments.Haihe River basins will not reach a good eco-environmental state and,at the same time,not reach a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al state until 2033.②in 2033,when the eco-environments is in a loadable state,the population wil amout to 157.30 millions,6.30 millions more than the natural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151 00 millions and the optimal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will be 28%, 43%,18% and 11% in industry,agriculture,ecology and life,respectively. -
-
[1] 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中国工程院"西北水资源"项目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3,5(4):1-26. [3]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 刘昌明,何希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 Bender M J, Simonovic S P. Consensus as the measure of sustainability[J].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des Sciences Hydrologiques, 1997,42(4):493-500. [7] 王志民.面向21世纪的海河水利[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 王志民.恢复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海河水利,2003(1):1-3. [9]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生态恢复研究(初步报告)[R].天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02. [10]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报告[R].天津: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00. [11] 夏军,左其亭,邵民诚.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5-177. -
期刊类型引用(26)
1. 蒋莉沙,甘凤玲,谭晓红,石海龙,赵烜,蒲俊兵. 岩层倾向对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离能力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4(03): 130-139 . 百度学术
2. 厉晓峰,黄钰涵,孟书翰,亓波,杨佳慧,张俊鹏,雷廷武. 黄绵土坡面细沟侵蚀剥蚀能力试验. 水土保持学报. 2023(01): 84-89+96 . 百度学术
3. 曾荣昌,张玉启,何丙辉,李天阳,张海香. 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下集中流侵蚀水动力学特征. 土壤学报. 2023(03): 762-775 . 百度学术
4. 李阳,张建军,于洋,胡亚伟,赵宇辉,马心怡. 晋西黄土区径流含沙量随坡长变化的试验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08): 148-155 . 百度学术
5. 李佳颐,宋艳暾,蔡崇法,郝蓉,占昌华,温希望. 含沙水流在植被斑块中的输沙规律及阻力机制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23(12): 95-103 . 百度学术
6. 刘冉,余新晓,蔡强国,孙莉英,方海燕,贾国栋,和继军.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侵蚀—沉积过程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22(02): 31-37 . 百度学术
7. 孙佳美,侯沛轩,逄育波,张祯尧,李瀚之. 植被覆盖坡面土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机理. 水土保持通报. 2022(02): 1-7 . 百度学术
8. 许强强,张宽地,任涓. 不同流量级组合下细沟侵蚀产沙机理研究. 节水灌溉. 2022(07): 71-78 . 百度学术
9. 和继军,王硕,蔡强国,孙莉英,黎雪晴. 黄土缓坡片蚀过程及其水力参数适宜性试验研究. 水科学进展. 2021(01): 97-108 . 本站查看
10. 李彦海,陈晓燕,韩珍,顾小杰,陈仕奇. 紫色土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近地表水流作用的响应. 土壤学报. 2021(03): 657-664 . 百度学术
11. 申红彬,徐宗学. 城市地表灰尘径流冲刷过程模拟. 水科学进展. 2021(04): 556-566 . 本站查看
12. 张玉芬,李长安,赵举兴,毛欣,许应石,魏传义,李亚伟,张岱. 江汉平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沉积学报. 2021(04): 983-994 . 百度学术
13. 徐振剑,权鑫,史红伟,和继军,蔡强国,孙莉英. 黄土坡面侵蚀过程与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特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98-105 . 百度学术
14. 孟鹤,张宽地,王静雯. 坡面薄层水流滚波水力参数影响因素. 水科学进展. 2020(01): 102-111 . 本站查看
15. 侯雷,谢欣利,姚冲,吴发启. 不同规格鱼鳞坑坡面侵蚀过程及特征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20(08): 62-68 . 百度学术
16. 申红彬,徐宗学,吴保生. 城市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输移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20(03): 450-462 . 本站查看
17. LIU Xiaoyan,DANG Suzhen,LIU Changming,DONG Guotao. Effects of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0(03): 455-467 . 必应学术
18. 刘晓燕,党素珍,高云飞,杨胜天.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变化对流域产沙影响的规律及阈值. 水利学报. 2020(05): 505-518 . 百度学术
19. 程洪,王赫,黄国敏,杨文利,徐童心,赵建民,蔡高堂,甘建军,江辉. 基于DLVO理论的粘土颗粒分离能力与液固比模型及验证.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20(03): 38-43 . 百度学术
20. 张光辉. 对土壤侵蚀研究的几点思考.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4): 21-30 . 百度学术
21. 郑雪慧,程金花,祁生林,张建,朱慧鑫. 永定河典型生态护岸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5): 14-19 . 百度学术
22. 史志华,刘前进,张含玉,王玲,黄萱,方怒放,岳紫健. 近十年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 土壤学报. 2020(05): 1117-1127 . 百度学术
23. 王赫,程洪,黄国敏,徐童心,赵建民,江辉. 本构因子及环境因子水对土壤粘聚力的影响分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9(01): 60-66 . 百度学术
24. 张冠华,胡甲均. 径流驱动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19(02): 294-304 . 本站查看
25. 王振龙,杜明成,姜翠玲,王发信,王怡宁,周超. 基于人工降雨试验的淮北地区产流产沙差异性研究. 水科学进展. 2019(04): 507-514 . 本站查看
26. 刘晓燕,刘昌明,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19(09): 1723-173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6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 PDF下载量: 540
- 被引次数: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