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启明, 陈小康, 梅胜尧, 单熠博, 杜镇瀚.
滑坡堰塞湖溃决风险与过程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659-67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13
|
[2] |
贾卫红, 徐卫忠, 李琼芳, 周正模.
基于暴雨衰减特性的上海市长历时综合暴雨公式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2): 211-21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2.006
|
[3] |
周正正, 刘曙光, DanielB Wright.
基于随机暴雨移置方法的城市设计暴雨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4): 583-59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4.012
|
[4] |
葛巍, 焦余铁, 李宗坤, 张兆省, 郭新燕.
溃坝风险后果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1): 143-15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1.015
|
[5] |
徐宗学, 陈浩, 任梅芳, 程涛.
中国城市洪涝致灾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5): 713-72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5.008
|
[6] |
黄国如, 罗海婉, 陈文杰, 潘健.
广州东濠涌流域城市洪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43-65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5.004
|
[7] |
果鹏, 夏军强, 陈倩, 李娜.
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6): 858-86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6.007
|
[8] |
陈子燊, 黄强, 刘曾美.
基于非对称Archimedean Copula的三变量洪水风险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5): 763-77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5.014
|
[9] |
屈艳萍, 郦建强, 吕娟, 苏志诚, 邱冰, 李爱花.
旱灾风险定量评估总体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2): 297-304.
|
[10] |
杜朝阳, 钟华平, 于静洁.
可持续水资源系统机制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581-588.
|
[11] |
左俊杰, 蔡永立.
平原河网地区汇水区的划分方法——以上海市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3): 337-343.
|
[12] |
刘宁, 黄金池, 张启义.
卡马水库应急除险工作的启示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6): 742-747.
|
[13] |
仇蕾, 王慧敏, 马树建.
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869-875.
|
[14] |
郁亚娟, 王连生, 郭怀成, 王斌.
淮河(江苏段)水体SVOC浓度水平及经济损失评估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74-78.
|
[15] |
程卫帅, 陈进.
防洪体系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14-120.
|
[16] |
李喆, 秦其明,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木, 王林.
基于RS/GIS的城市财产保险洪灾损失评估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70-674.
|
[17] |
王晓红, 乔云峰, 沈荣开, 尹正杰, 胡铁松.
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77-81.
|
[18] |
李继清, 张玉山, 王丽萍, 纪昌明.
应用最大熵原理分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风险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5): 626-630.
|
[19] |
陆桂华, 陆宝宏, 张行南, 宋兰兰.
洪水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480-484.
|
[20] |
傅湘, 纪昌明.
洪灾损失评估指标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432-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