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永强, 胡春宏, 张鹏, 杨胜发, 胡江, 李文杰.
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环流结构与涡尺度特征初探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2): 253-26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2.009
|
[2] |
李文杰, 张凌越, 杨胜发, 杨威, 肖毅, 付旭辉.
三峡库区泥沙絮凝临界条件现场测量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1): 76-8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08
|
[3] |
祖波, 王军, 李振亮, 李旺.
三峡库区黏性泥沙在紊动剪切作用下的絮凝试验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2): 196-20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2.006
|
[4] |
刘窑军, 王天巍, 蔡崇法, 李朝霞, 李珩.
三峡库区低等级土质道路侵蚀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2): 169-17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2.003
|
[5] |
曹绮欣, 孙昭华, 冯秋芬.
三峡水库调节作用对长江近河口段水文水动力特性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6): 844-850.
doi: CNKI: 32.1309.P.20121101.1756.006
|
[6] |
曹琳, 吉芳英, 林茂, 黎司, 王图锦.
三峡库区消落区表层沉积物磷吸附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1): 89-96.
|
[7] |
唐建华, 赵升伟, 刘玮祎, 陶静, 缪世强.
三峡水库对长江河口北支咸潮倒灌影响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554-560.
|
[8] |
魏俊峰, 陈洪涛, 刘鹏霞, 李荣华, 于志刚.
长江悬浮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07-112.
|
[9] |
陆永军, 左利钦, 季荣耀, 毛继新.
水沙调节后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泥沙冲淤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318-324.
|
[10] |
苏畅, 沈志良, 姚云, 曹海荣.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99-105.
|
[11] |
易雨君, 王兆印, 陆永军.
长江中华鲟栖息地适合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4): 538-543.
|
[12] |
沈志良.
长江氮的输送通量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52-759.
|
[13] |
骆永菊.
三峡库区水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824-828.
|
[14] |
丁晶, 王文圣, 赵永龙.
长江日流量混沌变化特性研究——Ⅰ相空间嵌入滞时的确定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4): 407-411.
|
[15] |
陈立, 崔承章, 谢葆玲.
长江芦家河浅滩段石泓大开挖方案的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41-344.
|
[16] |
饶群, 芮孝芳, 徐炎华, 张宇锋, 张雪英.
水体叶绿素二维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10-713.
|
[17] |
陈鸣钊, 丁训静, 许京怀.
用生态环境再改变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23-327.
|
[18] |
卢小燕, 徐福留, 詹巍, 赵臻彦, 陶澍.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92-798.
|
[19] |
崔信民, 许小敏, 黄菊.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及其信息查询系统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319-325.
|
[20] |
胡四一, 宋德敦, 吴永祥, 崔信民, 邹鹰, 沈福新, 王银堂, 戴星.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水科学进展,
1996, 7(4): 283-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