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燕锋, 章光新.
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3): 458-46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3.014
|
[2] |
张质明, 胡蓓蓓, 李俊奇, 王文亮, 王思思.
中国日降雨空间变化对雨水径流源头总量控制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4): 465-47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4.002
|
[3] |
王金南, 吴文俊, 蒋洪强, 徐敏, 谢阳村, 赵康平.
中国流域水污染控制分区方法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459-468.
|
[4] |
周刚, 黑鹏飞, 雷坤, 富国, 乔飞.
赣江下游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6): 883-893.
|
[5] |
廖爱民, 刘九夫, 周国良.
1979-2010年中国流域水汽含量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26-633.
|
[6] |
赵广举, 田鹏, 穆兴民, 高俊峰, 李恒鹏, 张增信.
基于PCRaster的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80-86.
doi: CNKI:32.1309.P.20111125.1632.002
|
[7] |
刘丙军, 陈晓宏, 江涛.
基于水量水质双控制的流域水资源分配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13-517.
|
[8] |
李辉, 陈晓玲, 张利华, 李长安.
基于三方向搜索的DEM中洼地处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473-479.
|
[9] |
沈中原, 李占斌, 李鹏, 鲁克新.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多重分形算法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385-391.
|
[10] |
薛金凤, 夏军, 梁涛, 张秀梅.
颗粒态氮磷负荷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334-337.
|
[11] |
王浩, 王建华, 秦大庸.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123-128.
|
[12] |
王少平, 俞立中, 许世远.
流域面源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571-575.
|
[13] |
丁训静, 姚琪, 阮晓红.
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2): 189-192.
|
[14] |
丰华丽, 王超, 朱光灿.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需水的影响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6): 757-762.
|
[15] |
龙子泉.
流域防洪效益计算宏观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4): 445-449.
|
[16] |
包存宽, 尚金城, 陆雍森.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530-534.
|
[17] |
王慧敏, 徐立中.
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2): 165-172.
|
[18] |
郦建强.
华北地区流域月降水径流模型比较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82-288.
|
[19] |
张国祥.
常用流域水文模型若干问题探讨
. 水科学进展,
1994, 5(3): 248-253.
|
[20] |
曾维华, 王华东.
随机条件下的水环境总量控制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2, 3(2): 12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