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子龙, 孙昌鸿, 姜秋香, 刘传兴, 单家珣.
中国东北三省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23, 34(3): 360-37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3.03.004
|
[2] |
胡庆芳, 张建云, 王银堂, 黄勇, 刘勇, 李伶杰.
城市化对降水影响的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138-15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16
|
[3] |
马斌, 梁杏, 靳孟贵, 李静, 牛宏.
华北平原典型区水体蒸发氢氧同位素分馏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39-64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5
|
[4] |
詹泸成, 陈建生, 张时音.
洞庭湖湖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3): 327-335.
|
[5] |
王乃昂, 马宁, 陈红宝, 陈秀莲, 董春雨, 张振瑜.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153-160.
|
[6] |
刘向培, 王汉杰, 何明元, 史小康.
不同陆面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58-666.
|
[7] |
冯芳, 李忠勤, 金爽, 冯起, 刘蔚.
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降水δ18O和δD 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34-641.
|
[8] |
谭秀翠, 杨金忠, 宋雪航, 查元源.
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73-81.
|
[9] |
刘向培, 王汉杰, 何明元.
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1): 29-37.
doi: CNKI:32.1309.P.20120104.2012.005
|
[10] |
赵传成, 丁永建, 叶柏生, 赵求东.
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3): 315-322.
|
[11] |
刘俊峰, 陈仁升, 卿文武, 阳勇.
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山区降水垂直分布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447-454.
|
[12] |
张光辉, 费宇红, 杨丽芝, 刘中培, 连英立.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370-376.
|
[13] |
孟玉川, 刘国东.
长江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云下二次蒸发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327-334.
|
[14] |
李保国, 黄峰.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4): 575-583.
|
[15] |
王仕琴, 宋献方, 肖国强, 王志民, 刘鑫, 王鹏.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495-501.
|
[16] |
徐利岗, 周宏飞, 李彦, 李晖, 汤英.
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6): 792-799.
|
[17] |
王家祁, 姚惠明, 关铁生.
暴雨和降水偏态系数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65-370.
|
[18] |
沈彦俊, 夏军, 张永强, 肖捷颖, 唐常源, 近藤昭彦.
陆面蒸散的双源遥感模型及其在华北平原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3): 371-375.
|
[19] |
张继国, 刘新仁.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Ⅱ)模型评价与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2): 138-143.
|
[20] |
王家祁, 顾文燕, 姚惠明.
中国降水与暴雨的季节变化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08-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