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军凯, 仇亚琴, 李云玲, 卢琼, 郝春沣, 刘海滢.
1956—2016年中国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演变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23, 34(2): 182-19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3.02.003
|
[2] |
劳聪聪, 辛沛, 左寅, 程海峰.
1996—2020年长江口九段沙湿地植被覆盖对潮沟演变规律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15-26.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02
|
[3] |
冶雪艳, 吴亚敏, 杜新强, 李婉露.
潜水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的综合判别方法——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流域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1): 68-7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1.007
|
[4] |
王朋辉, 姜光辉, 袁道先, 汤庆佳, 张强.
岩溶地下水位对降雨响应的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广西桂林甑皮岩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1): 56-6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1.006
|
[5] |
陈文倩, 丁建丽, 马勇刚, 张喆, 周杰.
亚洲中部干旱区积雪时空变异遥感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1): 11-1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1.002
|
[6] |
宋晓猛, 张建云, 孔凡哲, 王国庆, 贺瑞敏, 朱奎.
北京地区降水极值时空演变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161-17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01
|
[7] |
杨平恒, 张宇, 王建力, 谢世友.
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2): 293-30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2.015
|
[8] |
任国玉, 任玉玉, 战云健, 孙秀宝, 柳艳菊, 陈峪, 王涛.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Ⅱ.现代变化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4): 451-46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4.001
|
[9] |
马勇刚, 黄粤, 陈曦, 包安明.
新疆积雪覆盖时空变异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 483-489.
|
[10] |
张光辉, 费宇红, 刘春华, 冯慧敏, 严明疆, 王金哲.
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2): 228-234.
|
[11] |
安乐生, 赵全升, 叶思源, 刘贯群, 丁喜桂.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关键水盐因子及其植被效应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5): 689-695.
|
[12] |
蒲俊兵, 袁道先, 蒋勇军, 苟鹏飞, 殷建军.
重庆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5): 628-636.
|
[13] |
滕彦国, 左锐, 王金生, 林学钰.
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1): 127-136.
|
[14] |
杨贵羽, 王知生, 王浩, 贾仰文.
海河流域ET0演变规律及灵敏度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09-415.
|
[15] |
刘玉珍, 王本德, 姜英震.
基于可变水文地质参数的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398-402.
|
[16] |
杨永红, 张展羽, 阮新建.
西藏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时空变异规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75-781.
|
[17] |
储开凤, 汪静萍.
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3): 468-474.
|
[18] |
汤洁, 卞建民, 林年丰, 杨建强.
GIS-PModflow联合系统在松嫩平原西部潜水环境预警中的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4): 483-489.
|
[19] |
徐海量, 宋郁东, 陈亚宁.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变化规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223-226.
|
[20] |
马兴旺, 李保国, 吴春荣, 彭鸿嘉, 郭有祯.
民勤绿洲现状土地利用模式影响下地下水位时空变化的预测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1): 8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