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涛, 陈建生, 严嘉恒, 马芬艳, 张茜.
中国降水同位素信息熵时空分布及其水汽输送示踪
. 水科学进展,
2022, 33(4): 581-59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2.04.006
|
[2] |
孙博, 王会军, 周波涛, 李惠心, 朱宝艳.
中国水汽输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5): 644-653.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5.002
|
[3] |
张宇, 李铁键, 李家叶, 钟德钰.
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雨季水汽输送及降水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19, 30(3): 348-35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9.03.005
|
[4] |
宋献方, 唐瑜, 张应华, 马英, 韩冬梅, 卜红梅, 杨丽虎, 刘飞.
北京连续降水水汽输送差异的同位素示踪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4): 488-495.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4.002
|
[5] |
李志威, 余国安, 徐梦珍, 胡旭跃, 杨洪明, 胡世雄.
青藏高原河流演变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4): 617-62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4.017
|
[6] |
廖爱民, 刘九夫, 周国良.
1979-2010年中国流域水汽含量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5): 626-633.
|
[7] |
陆桂华, 何健, 吴志勇, 杨扬, 黄嘉佑.
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异常水汽输送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11-17.
|
[8] |
黄小燕, 张明军, 贾文雄, 王圣杰, 张宁.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2): 151-159.
|
[9] |
李春杰, 任东兴, 王根绪, 胡宏昌, 李太兵, 刘光生.
青藏高原两种草甸类型人工降雨截留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69-774.
|
[10] |
张文纲, 李述训, 庞强强.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168-176.
|
[11] |
何晓波, 叶柏生, 丁永建.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降水观测误差修正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03-408.
|
[12] |
李元寿, 王根绪, 丁永建, 王一博, 赵林, 张春敏.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61-67.
|
[13] |
周爱国, 马瑞, 张晨.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水分垂直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1): 127-133.
|
[14] |
曹丽青, 余锦华, 葛朝霞.
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439-443.
|
[15] |
王可丽, 江灏, 赵红岩.
西风带与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432-438.
|
[16] |
贾绍凤, 周长青,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801-807.
|
[17] |
王煜, 杨立彬, 张新海, 侯传河, 何宏谋, 乔西现, 孙寿松.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1, 12(4): 523-529.
|
[18] |
贾绍凤, 康德勇.
提高水价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分析——以华北地区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1): 49-53.
|
[19] |
汪静萍, 刘国纬.
山西上空水汽输送和水分循环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5, 6(2): 107-115.
|
[20] |
刘国纬, 崔一峰.
中国上空的涡动水汽输送
. 水科学进展,
1991, 2(3): 14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