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尚文绣, 彭少明, 王煜, 方洪斌, 武见, 许明一.
缺水流域用水竞争与协作关系——以黄河流域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20, 31(6): 897-90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0.06.009
|
[2] |
涂新军, 陈晓宏, 赵勇, 杜奕良, 马明卫, 黎坤.
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6): 810-821.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6.003
|
[3] |
于冰, 梁国华, 何斌, 董立新, 周惠成.
城市供水系统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6): 874-884.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6.014
|
[4] |
梁犁丽, 王芳, 汪党献, 王浩.
乌伦古湖最低生态水位及生态缺水量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4): 470-478.
|
[5] |
李立青, 尹澄清, 何庆慈, 孔玲莉.
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2): 288-294.
|
[6] |
赵西宁, 吴普特, 王万忠, 冯浩.
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4): 617-622.
|
[7] |
黄强, 黄文政, 薛小杰, 王义民.
西安地区水库供水调度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881-886.
|
[8] |
尹正杰, 胡铁松, 崔远来, 王小林, 曾志炫.
水库多目标供水调度规则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875-880.
|
[9] |
朱亮.
城市环境水体生态规划问题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6): 784-787.
|
[10] |
郑红星, 刘昌明, 丰华丽.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26-633.
|
[11] |
肖芳, 刘静玲, 杨志峰.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以北京市六海为例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6): 781-786.
|
[12] |
马光文, 王黎, 过夏明.
分时电价下多用途水库的运用方式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5): 583-587.
|
[13] |
石海峰, 曾肇京, 张继昌.
浅谈21世纪中国城市的防洪战略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2): 253-258.
|
[14] |
宋庆辉, 杨志峰.
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
. 水科学进展,
2002, 13(3): 377-382.
|
[15] |
王林锁, 秦菊芳, A. B. 坦普曼.
新型截流式城市污水系统最优控制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3): 247-254.
|
[16] |
姚建文, 徐子恺, 王建生.
21世纪中叶中国需水展望
. 水科学进展,
1999, 10(2): 190-194.
|
[17] |
岑国平, 沈晋, 范荣生.
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1): 41-46.
|
[18] |
周振民.
灌区实时灌溉供水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1): 78-82.
|
[19] |
.
金门供水仿真分析
. 水科学进展,
1997, 8(3): 292-295.
|
[20] |
李远华.
水稻需水量预报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1, 2(2): 127-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