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吉平, 金晶, 李晟铭, 宋开山.
1995-2015年全球不同气候带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动态变化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1): 1-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1.001
|
[2] |
周祖昊, 刘扬李, 李玉庆, 王鹏翔, 王康, 李佳, 朱熠明, 刘佳嘉, 王富强.
基于水热耦合的青藏高原分布式水文模型--Ⅰ.“积雪-土壤-砂砾石层”连续体水热耦合模拟
. 水科学进展,
2021, 32(1): 20-32.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21.01.003
|
[3] |
曹伟, 盛煜, 吴吉春, 李静, 王生廷.
青藏高原坡面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32-4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04
|
[4] |
李志威, 余国安, 徐梦珍, 胡旭跃, 杨洪明, 胡世雄.
青藏高原河流演变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4): 617-62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4.017
|
[5] |
李春杰, 任东兴, 王根绪, 胡宏昌, 李太兵, 刘光生.
青藏高原两种草甸类型人工降雨截留特征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6): 769-774.
|
[6] |
张文纲, 李述训, 庞强强.
青藏高原40年来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2): 168-176.
|
[7] |
何晓波, 叶柏生, 丁永建.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区降水观测误差修正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03-408.
|
[8] |
钟海玲, 李栋梁.
河西内陆河流量对高原加热场强度的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2): 179-183.
|
[9] |
李元寿, 王根绪, 丁永建, 王一博, 赵林, 张春敏.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1): 61-67.
|
[10] |
张博, 张柏, 洪梅, 段洪涛, 宋开山, 王宗明.
湖泊水质遥感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7, 18(2): 301-310.
|
[11] |
王可丽, 江灏, 赵红岩.
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2): 164-169.
|
[12] |
马荣华, 唐军武.
湖泊水色遥感参数获取与算法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5): 720-726.
|
[13] |
王可丽, 江灏, 赵红岩.
西风带与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3): 432-438.
|
[14] |
薛联青, 吕锡武, 吴磊.
湖水-沉积物界面内源物质交换动态复水模拟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2): 189-192.
|
[15] |
吴作平, 杨国录, 甘明辉.
湖泊调蓄作用对河网计算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5): 603-607.
|
[16] |
陈鸣钊, 丁训静, 许京怀.
用生态环境再改变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3): 323-327.
|
[17] |
卢小燕, 徐福留, 詹巍, 赵臻彦, 陶澍.
湖泊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92-798.
|
[18] |
韩菲, 陈永灿, 刘昭伟.
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模型研究综述
. 水科学进展,
2003, 14(6): 785-791.
|
[19] |
李栋梁, 张佳丽, 全建瑞, 章克俭.
黄河上游径流量演变特征及成因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8, 9(1): 22-28.
|
[20] |
吴丰昌, 万国江, 蔡玉蓉, 万曦.
控制湖泊水体化学组成的地球化学原理研究
. 水科学进展,
1997, 8(2): 169-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