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任长江, 赵勇, 王建华, 龚家国, 田济扬.
斥水性土壤水分入渗试验和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18, 29(6): 839-847.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8.06.009
|
[2] |
曹伟, 盛煜, 吴吉春, 李静, 王生廷.
青藏高原坡面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性
.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32-40.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7.01.004
|
[3] |
毛威, 朱焱, 史良胜, 刘昭, 戴恒, 杨金忠.
基于田间试验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选择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2): 231-239.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6.02.008
|
[4] |
马斌, 梁杏, 靳孟贵, 李静, 牛宏.
华北平原典型区水体蒸发氢氧同位素分馏特征
. 水科学进展,
2015, 26(5): 639-648.
do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5
|
[5] |
谭秀翠, 杨金忠, 宋雪航, 查元源.
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1): 73-81.
|
[6] |
田辉, 文军, 史小康, 王欣, 刘蓉, 张静辉, 吕少宁.
主动微波遥感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夏季土壤水分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1): 59-66.
|
[7] |
张友静, 王军战, 鲍艳松.
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方法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222-228.
|
[8] |
张光辉, 费宇红, 杨丽芝, 刘中培, 连英立.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3): 370-376.
|
[9] |
聂卫波, 马孝义, 王术礼.
沟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与入渗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5): 668-676.
|
[10] |
陈亮, 施建成, 蒋玲梅, 杜今阳.
基于物理模型的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5): 663-667.
|
[11] |
王仕琴, 宋献方, 肖国强, 王志民, 刘鑫, 王鹏.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495-501.
|
[12] |
陈淑峰, 胡克林, 刘仲兰, 李帷, 潘志勇, 张军连.
华北平原桓台县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4): 581-586.
|
[13] |
陈添宇, 陈乾, 李宝梓.
用卫星资料反演中国西北地区东部蒸散量的遥感模型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834-840.
|
[14] |
刘鹄, 赵文智.
基于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研究进展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6): 894-904.
|
[15] |
张光辉, 费宇红, 刘克岩, 王金哲.
华北平原农田区地下水开采量对降水变化响应
. 水科学进展,
2006, 17(1): 43-48.
|
[16] |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上方来水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33-237.
|
[17] |
姜杰, 张永强, 刘昌明.
运用高分辨率ETM+数据计算区域作物蒸散
.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74-279.
|
[18] |
庞治国, 付俊娥, 李纪人, 肖乾广.
基于能量平衡的蒸散发遥感反演模型研究
. 水科学进展,
2004, 15(3): 364-369.
|
[19] |
张光辉, 陈宗宇, 费宇红.
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关系
. 水科学进展,
2000, 11(4): 415-420.
|
[20] |
冯广龙, 罗远培.
以土壤水分为参变量的根冠系统模拟调控模型
. 水科学进展,
1998, 9(3): 224-230.
|